香港家庭福利會(以下簡稱家福會)於2020年發佈全港首個「香港家庭幸福指數」量度工具,透過全港性調查,定期評估香港家庭的幸福水平,喚起公眾對家庭幸福的關注。今年的「香港家庭幸福指數」分數為 6.06 分,水平與 2022 年相若,跌幅不明顯,唯當中有此消彼長的趨勢,六個評估範疇之中,「家庭健康」較2022年明顯下跌,家福會倡議以家庭為單位推動身體及精神健康。

家庭健康得分明顯下跌

家福會於2024年一月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調查,邀請了2,014名18歲或以上與家人同住的香港居民,就家庭團結、家庭資源、家庭健康、社會連繫、社會資源和生活平衡六個範疇回答問卷。綜合問卷收集到的數據,今年的「香港家庭幸福指數」分數為6.06分,由2022年的6.10分微跌0.04分,指數僅屬一般。六個範疇中,「家庭健康」較2022年明顯下跌,而「家庭資源」顯著上升;「社會連繫」在三次調查中皆是得分最低,僅得3.34分。

較高收入家庭群組亦應得到社會關注

家庭月入亦對家庭幸福指數有直接影響,調查顯示月入三至四萬的家庭今年的幸福水平有下跌趨勢,家福會指與家庭團結、健康及獲得社會資源等幾方面有關,因此較高收入的群組亦應獲得社會關注。此外,是次研究數據亦指出18至39歲較年輕家庭成員幸福指數較低,僅得5.87分,家福會高級經理張詠珊指學生及年青人在疫後復常的社會中回氣步伐較慢,可能因為要追趕功課進度有壓力,影響了整體幸福感。

家庭健康應以家庭整體為依歸

就調查所得,家福會建議以家庭作為單位推動「家庭健康」,並應從不同途徑增加香港家庭的「社會連繫」,以改善家庭幸福指數。今年不論家庭的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都較2022年顯著下跌,家福會提倡政府在為市民提供健康服務時,如以心理治療及基層醫療服務模式為例,提供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護理服務,包括體重及營養管理,以提升整體家庭的健康。家庭內部亦應以「健康是一家人的事」為提升家庭健康的依歸,家庭成員需要互相協助,從「運動、營養、休息、溝通」四方面著手,讓身體和精神健康都兼顧得到,建立一家人的健康生活模式。

加強「社會連繫」方面,家福會指政府過去兩年曾舉辦不少多元化的活動,積極加強家庭與社會之間的連繫,唯家庭參與度仍然偏低。家福會建議於制度上提供更多讓市民認識及參與公共活動的有效渠道,提升本地廣大家庭與社會的連繫。此外,家福會亦倡議建設更多「以家為本」的社區設施、休憩和公共空間,不單是從使用角度出發,更應鼓勵和為市民提供渠道,一同參與社區設計,既有助促進家庭身心健康,亦能提升家庭對社會的參與度以及歸屬感。

年長照顧者需要隊友支援減輕壓力

是次調查亦反映出有照顧者的家庭幸福指數明顯較低,只有5.81分,較家中沒有照顧者的6.24分相距甚遠。受訪的獨自照顧者中有約四成超過60歲,而70歲或以上亦佔約一成半。家福會以此推算全港「年長獨自照顧者」的人數有超過26萬,部分家庭更要面對照顧者移居海外的家庭變化,令家庭內部照顧壓力增加。

家福會除建議政府應增撥資源,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方法協助辨識及連繫隱閉及高危照顧者;同時亦應透過設立專責外展服務隊,主動接觸及協助尋找高危人士。有「年長獨自照顧者」的家庭,即可能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中只有一位日常單獨照顧孫子孫女,所面對的照顧壓力較高,家庭內應採取「家庭照顧夥伴」的理念,用團隊模式彼此分工合作去處理照顧家人事宜,有家人的支援及分擔照顧責任,讓照顧者能夠有放鬆休息的私人時間,他們的照顧壓力亦會相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