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芬今年二十多歲,剛由大學畢業,成為醫療專職人員。她在中四期間已患有厭食症,當時體重極低,BMI只有十四,需要入院治療。出院後情況還可以,但是入大學後,由於功課及實習的壓力,加上考試的挑戰,令小芬的情況十分反覆,時好時壞,一直沒有完全康復。要應付考試時她就吃得很少,出現很多厭食的思維,亦會逃避父母的飲食監察。到最後一年要考畢業試,加上新冠疫情期間,實習方面尤為困難,令她壓力加倍,每況愈下,體重銳減。

小芬十分注重學業,希望自己可以順利畢業,才同意父母及醫護人員回復給她飲食支援,有時日間中心的護士會在網上支援她上學期間在校園進食,放學後她回家吃飯,就接受父母監管。在監管期間,她訂立了很多飲食規條,以及虛假的安全守則,除了跟父母計較飲食分量和烹調方法外,她還堅持媽媽進食的分量必須跟她一樣。她覺得媽媽身形窈窕,堅持自己的分量不可以比媽媽多,以保障自己的身形。但是媽媽其實患有慢性疾病,在飲食方面有自己的健康守則,跟她的營養需要亦不相同,如果跟小芬吃同一份量去增加體重,就會影響媽媽的健康。可是小芬不放過媽媽,如果媽媽的分量比她少,她就拒絕飲食及發大脾氣。小芬每日反向地偵察媽媽到底吃了甚麼東西,是否跟她一樣,控制媽媽的飲食,弄得媽媽身心俱疲;另一面媽媽又被情緒脅持,害怕小芬真的放棄進食,發脾氣不吃,令她壓力很大,害怕又擔憂,唯有勉強跟從,以免小芬在家中大吵大鬧。

小芬的情況,經過長年累月厭食問題仍然嚴重,沒有改善,影響日常生活,前景並不樂觀。她的個案屬於「嚴重及持續的厭食症」類別,患病多年仍需要跨專業隊伍的深入治療。

陳國齡醫生 │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