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耀倫,看履歷肯定就是最叫人艷羨的「人生勝利組」——以一級榮譽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系,晉身學院榮譽優異榜,並成為香港少數獲英聯邦及英國文化協會志奮領獎學金頒發全額留英獎學金的建築學研究生,負笈英國著名建築學院進修。過去十多年,他獲獎無數,包括於二零零九年獲香港建築師學會頒發傑出青年建築師獎,二零一零年獲選為龍傳基金一百位青年華人領袖之一,二零一二年及一四年分別榮獲透視四十驕子設計師獎「40 Under 40」及香港青年服務大獎,以及於二零一七年憑設計專案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頒發每兩年一次的「兩岸四地」建築獎項及香港設計中心頒發「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等。然而,叫鄧耀倫解構今天的鄧耀倫,在他心目中佔有最重要位置的可不是讓他名成利就的豐功偉績,而是種種失敗的經歷:「誠然,成功可以帶來快樂及滿足感,但成功永遠不會令你成為一個更強更好的人。反之,每次的失敗,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逼使人改變及進步。」
張愛玲曾說:「成名要趁早。」鄧耀倫的名利早在一般同齡青年仍在尋找人生路向時已經如排山倒海而來。以優異成績於建築系的最高學府畢業後,鄧耀倫順利進入著名商業機構工作,有機會發揮所長,以及參與多項大型項目的發展,軌跡遍及中國、東南亞、中東及歐洲。十年之後,鄧耀倫有感商業項目的發展空間太小,主要考慮皆與利潤掛勾,故此轉到專上學院擔任導師,並享有更自由選擇專案項目的空間。鄧耀倫表示:「我認為建築商業化是無可避免的,當涉及巨額投資時,全世界的發展商皆會以賺錢為首。工作到某個年頭,我開始醒覺我的時間比金錢更珍貴,不希望再把時間花在一些我不認同的事物上。教學是我喜歡的工作,而且現在的工作模式為我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讓我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建築設計項目,包括一些非牟利組織的專案。參與這些項目時,我發現我所下的苦功會即時顯現出來,反之在往時參與的大規模商業項目中,付出的努力和成果往往不成正比。我現在可以跟別人分享這些社福項目的理念,以至設計背後的想法,我認為這才是建築師要做的事。」
鄧耀倫重點指出,建築是設計給人居住及使用的,故此「人」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他分享道:「大學的時候,我曾參加一些由建築師學會舉辦的社區活動,發現原來樓宇和社區設計對老人家來說影響深遠。很多老人家乘巴士時不懂下車,因為新發展的社區往往一式一樣,他們根本認不出自己的家在哪裏。這令我醒覺到一棟完好的建築物看起來沒有甚麼問題,但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它的設計對人的生活和觀感都有很大影響。踏足社會後,我更留意到各個勞動階層的生活都會被建築設計影響,例如現在很流行的共居、共用工作空間,甚至劏房,建築師其中一個責任,就是善用一切跟空間有關的東西。」
構思「飛翔教室」
鄧耀倫其中一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創作,是為陳葒校長設計「飛翔教室」,但原來如今叫人拍案叫絕的設計,也是從失敗中一步一步走來。「二零一五年,我經朋友介紹認識陳葒校長,校長當時告訴我他想在大嶼山舉辦一個營會,我非常欣賞當中的理念,便決定在營會中幫手。有一次,團隊想舉辦一個八日七夜的小島營,惟島上的教室很小,於是我便主動提出要興建一些設施,讓小朋友在大自然裏上課,腳踏青草,頭上是藍天,鼻子聞的都是大自然的氣息。第一年我以裝有輪子的木板搭建課室,但這是一個失敗的設計,因為輪子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根本推不動。在一次檢討會議中,我提出把這個一年一度的小島營改為一個月舉辦一次,讓更多小朋友可以受惠。我可以做的是改善這個流動教室的設計,讓這個教室可以隨時隨地搭建。那時候,我想過用鋁或輕質物料,但最終我意識到最輕的物質應該是空氣,於是便開始設計一些充氣結構的教室,再在內裏加上基本設施,如白板及桌子等。這個流動教室只是一個工具,外觀及內在環境可由老師和學生主導,例如他們想把課室設計為圓形的話就可以圍成圓形,喜歡跟外界多一些接觸便可以弄一些洞,希望學生集中一點的話又可以把這些洞填滿。這款流動教室從初稿到真正落成大概有四個版本,現在已經在十八區裏啟用。」
如何面對失敗
從「失敗」談到由陳葒校長發起的「全城關懷學生行動日Roly-Poly Day」,活動以「不倒翁」為吉祥物,祝願學生也像「不倒翁」一樣,不是永遠不倒,而是每一次被推倒之後,都能反彈及重新站起。鄧耀倫對「不倒精神」亦有深刻體會:「失敗是在生命中一定會發生的事吧!例如參與內地的項目時,不論你花上多少精神心力,即使獲得客人認同,當中都可能會出現很多變數,很多時在沒有任何原因或解釋之下,這些項目也會突然中斷,或是交由其他人負責,令你所付出的努力在一瞬間化為輕煙。這些經歷不只一次,而是往往接二連三地發生,我每次都會感到很失望、氣餒,甚至想過放棄。數年前我在私人生活上亦遇到一些相當大的挫折,令我的情緒深受困擾,但過後我發現某些經歷會讓你成為一個新造的人,當中上的課堪比一個大學課程。面對失敗,傷心失望都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否定,但在咀嚼失敗帶來的不開心時,我亦明白到成功無疑可帶來快樂及滿足感,但無用於成就你成為一個更強更好的人。反之,每次的失敗,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逼使人改變及進步,就像喝苦茶一樣,慢慢會感受到一點回甘。明白到這個道理之後,我就不那麼害怕失敗。雖然現在遇到失敗時依舊會不開心,但我會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並且知道自己可以重新爬起來,繼續前行。當然,面對失敗時如能擁有夥伴,不論是家人、朋友或是同事,大家互相陪伴、互相訴苦、互相鼓勵,對復元大有幫助。」
在專上學院任教的鄧耀倫,接觸年青人的機會很多,他給年青人的忠告是:「一定要不斷嘗試,不要只為成功而嘗試。我認為年輕一輩要向不同角度進發,我常常呼籲學生做完一個設計後可以在第二天、第三天再發展出完全不同的、全新的設計,到了第四天,把三個設計重新審視,從中挑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再詢問一下其他人的意見,這就是精益求精的態度。凡事都要踏出第一步,不要害怕被嘲笑,嘗試向前、後、左、右走,不要只是空想,願意慢慢把意念實踐出來的人一定會看到一些成果。我主張每樣事情都應該先做出來,讓自己與之『對話』,用眼觀察它、用手接觸它,當中的化學作用就此產生。在我讀書及工作生涯當中,遇上過很多才華橫溢的建築師,相比起他們,我實在不算是最出色的一人,但我能做出不少獲得認同的作品,並非因為我擁有非一般的才華,而是因為我的韌力和對建築的熱愛,並且願意持久努力。」
關於「屹立不倒裝置展」
今年的「全城關懷學生行動日Roly-Poly Day」於三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期間,取址九龍公園廣場舉行「屹立不倒裝置展暨色彩生命歡樂墟」。由鄧耀倫及其學生謝一帆及曾倩美策展的「屹立不倒裝置展」,樹立一個高達五米的充氣三色不倒翁,其底部空間可讓孩子進入休息,透明的頂部可讓進入的孩子望見星空。三色不倒翁由逾百名人、藝術家、設計師、學者、機構、團體及學校繪寫的八十厘米高不倒翁環繞,滿載對於「色彩生命,屹立不倒」的支持及祝福。
(文:許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