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從事市場推廣工作的胡可兒,懷孕時患上嚴重產前抑鬱,終日被負面思維困擾,以淚洗面。有人可能從此一蹶不振,但胡可兒卻選擇邁出腳步,持續進修研究抑鬱症,最終完成博士學位,現為資深心理輔導員及香港基督教輔導學院客席講師。情緒病固然是痛苦經歷,但胡可兒卻視之為天父的特殊祝福,呼召她走上輔導工作之路,因着自己猶如切膚之痛的親身體驗,能以更瞭解、更包容、更有耐性及更明澄的心去服務有需要的人。
在現實裏找到盼望
從事電影推廣多年的胡可兒,試過夜夜笙歌,也經歷過反叛歲月,後來信奉基督教,不論是在生活模式或心靈素養上也出現了很大的改變。我曾閱讀過由她發表的、講述婚姻關係的「與你分享我和我老公的這段路」一文,深深感受到夫妻之間的互相欣賞及支持。不幸在胡可兒懷上第一個孩子時,卻患上嚴重產前抑鬱,足不出戶,日夜流淚。
胡可兒表示:「我家族有抑鬱症病史,媽媽和爸爸有焦慮症及抑鬱症病徵,而爺爺則在六十多歲時自殺身亡。七、八十年代的中國人一般對精神問題有所忌諱,只會稱抑鬱症為『神經衰弱』,而一些研究亦發現香港人對這些問題有很多枷鎖。香港的精神健康教育是從上而下,當中的法律和政策從七十年代開始都未有任何改變,但外國的醫生反而是與病人平起平坐。一直以來我對心理學都有興趣,閒時會看一些相關書籍。在自己發病時,希望尋求方法釋放壓力,除了看書以外亦有報讀不同課程,從最初的基本輔導概念到碩士課程,我發現增進有關知識的確可以幫助瞭解自己的問題。碩士畢業後,我曾當過兼職輔導員,亦有幫老師做一些研究。後來,在恩師鼓勵下,我決定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抑鬱症,畢業後在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任教。我研究的項目是關於抑鬱症患者如何在現實裏找到盼望,『盼望』一詞不管在宗教或世俗裏均有不同的解釋,雖然我的研究偏向以世俗的眼光理解何謂盼望,但我相信神的確是住在我們心裏,幫助我們面對掙扎。」
改善親子關係永遠不遲
胡可兒的工作包括不少親子問題個案。「大圍社會氣氛和價值觀能深切影響一個人,令不少人墮入這些圈套,例如我希望兒子會達到某些標準或做到一些好成績,但這些期望往往會造成親子間的拉扯。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個案,那位年輕人常被父母和學校形容為有很大的情緒問題,他久而久之亦覺得自己有問題。然而,在面談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很有想法,深知自己才是其生命的專家。家長經常會從上而下命令孩子,但其實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時間及空間。當孩子犯了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如偷竊時,父母當然要矯正他們,但當他們不過是犯了一些輕微的錯誤,家長應放手讓他們尋索自己的問題。另一個個案的對象是患有讀寫障礙的女生,在老師和媽媽眼中,她是個不喜歡做功課的孩子。經過會談後,我們發現事實完全相反,這個女孩子非常緊張她的學業,但力不從心,而媽媽到了此時此刻才真正瞭解女兒的想法,母女關係亦於輔導後變好。不少年輕人都希望跟父母溝通,惟溝通無效後彼此往往會出現抗爭,僅僅一節的輔導時間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雙方可以瞭解大家的出發點。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年紀小,甚麼都不懂,但在我跟進的個案中,即使小至四、五歲小朋友也非常有想法,家長不應把自己的一套方法強加於子女身上。」
有不少家長曾問:我與孩子的關係已經弄壞弄僵了,還能修補嗎?胡可兒的答案是:「改善親子關係永遠不會太遲!即使關係已經差到需要分開居住,我相信父母和孩子的情卻是長存。假如孩子說他不想跟你說話、很恨你,其實他是心裏還是很着緊你,才有這樣的反應。如果他當你是陌路人的話,你在他心中根本不會有位置,他也不會跟你說這些話。家長可嘗試多問問題、慢慢瞭解子女的想法。父母和孩子是兩個個體,彼此的想法自然會有不同,不要嘗試拉近差異,反而可以嘗試接納大家的差別,進而通過溝通,體諒和瞭解大家的出發點。改善關係的方法有千萬個,家長可以上一些相關課程裝備自己,但知識和執行上始終有差別,任何事都要慢慢來。」
婚姻裏學會取捨
除了親子輔導,婚姻輔導也是胡可兒的工作重心。她表示:「我和丈夫都曾在婚姻裏遇過不少問題,我們會積極找婚姻輔導員及牧師作輔導。以前的我總有很多欲望,但我最終學會了取捨,反之,如果我們堅持對抗,最終只會成為彼此的敵人。輔導的過程可以讓我們理解到甚麼是最重要的、甚麼是可以放手的、甚麼是一定要堅持的,讓夫妻之間知己知彼。婚姻輔導讓夫妻明白到彼此的標準,舉例說,我希望可以跟孩子在睡前過一些有質素的親子時間、一起看聖經,但我的丈夫卻認為跟孩子玩樂已經足夠。當我們表達彼此的意見後,丈夫方瞭解到我的想法。我們現在會每兩個星期開一小時的家庭會議,我發現效果非常好,當中的討論亦很有質素,例如小朋友會在會議中談及在學校被其他同學欺凌,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少有討論的話題。」
「不少媽媽都會因為伴侶未能完成她們的某些要求而放棄,我的提議是從十個要求中選一兩個去實行,接近成功的機會率更高。例如我以前偏向嚴厲管教孩子,但現在會選擇放手,只要求他們在晚上要跟我有十五分鐘的靈修時間,一起認罪、祈禱、把憂慮交給上帝,而平日則靠他們自己做決定及選擇。只要放下執念,很多事情都可以在不知不覺間順利進行。」
輔導精神:互相聆聽、瞭解彼此
在外國,尋求輔導員幫助非常普遍,然而在東方社會,這種做法仍不算十分流行。到底輔導工作的精神在哪裏,為甚麼原先不願意溝通的兩個或更多人,會在輔導員面前敞開心扉?胡可兒解釋:「輔導員和牧師皆受過專業訓練,有經驗控制輔導時間中的討論,例如在太太發表她的想法時,丈夫只可以聆聽。夫妻吵架的時候七嘴八舌只求於舌辯中爭勝,根本不會聽到雙方的想法,而我輔導過的家庭也曾告訴我他們從來沒有一家人一起聊天。社會上有不少情侶會在感情還未穩定、或未有溝通好的情況下就邁向婚姻,久而久之會產生爭執,繼而選擇不溝通。其中一個案例的夫婦跟我說,他們在結婚後從來沒有溝通過,當我聽過兩夫婦小時候的經歷時,我開始嘗試瞭解他們婚姻出現問題的背後原因。雖然會談到最後還是不歡而散,但一星期後我收到消息指他們願意再接受輔導,縱然當中的問題並未解決,但輔導的時間的確可以讓他們自我尋索,更加瞭解自己和對方的出發點。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這些平台可以讓我們靜下來,互相聆聽、瞭解彼此。」
(文:許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