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讀過一篇生活故事:
有一對父母,他們的子女都已大學畢業,到社會上班了,有自己的收入,因此父母不再給零用錢。可是入了社會的「小孩」每天卻是用好的、吃好的、追潮流、講享受,忽然發覺錢不夠用,竟然給父母送了一句話:「爸媽,如果你們早知不能一輩子都供給我這樣的生活,為何當初自小養成我這種習慣……」
看完我打了個冷顫,即時反思我是不是這樣的父母?有一天,孩子會否跟我說同樣的話?究竟他們需要的是甚麼教育?
父母們,請不要刻意讓下一代擺脫貧窮的生活,捱點苦何嘗不是好事?更不用因為要子女捱窮而感到心痛,只怕一天他們會變成溫室花朵,不能承受風吹雨打。其實,對孩子投放太多物質及金錢,只會製造更多「敗家兒」。在富也要苦孩子,最少在意識裏要灌輸這個概念,在孩子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適當地設置一些障礙,讓他們受一點挫折。少花錢,多動手,逐步鍛煉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意志,才是給予孩子真正的愛,給予孩子終生受用不盡的財富。讓孩子感受到生活如此不容易,珍惜父母辛勞的成果,激發吃苦進取的精神,才是給下一代最寶貴的禮物。
現今不少富豪開始醒覺,明白對後代刻苦的訓練是何等重要,所謂「窮養才富二代」。各位父母,你們既然不能供應孩子一輩子,不如教導孩子學會節儉,比期望孩子以後能賺大錢來維持闊綽的生活實際得多了!
有人曾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雖然這是一句古老的諺語,我卻認為正是給現代人最受用的忠告。向孩子教導節儉這種美德,是留給他們一項比萬貫家財更重要的資產。既然我們明白不能終生給孩子魚兒,不如從小教他在吃點苦的日子中學會釣魚。猶如父母教他管理金錢,勝過每天無意義地給他金錢。
結語:「吃得十年苦,享得一生福。」
撰文:財商教育學院校長(正規課程)關顯彬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