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流傳「窮養兒,富養女」的傳統概念,認為男孩應該多受磨練培養剛強性格,女孩應該備受愛護孕育溫柔氣質。雖然社會一直為男女冠以不同的形象特質,但是我們真的有需要按照孩子的性別決定教養的方針嗎?
「男主外、女主內」?
其實男女之所以擁有大相逕庭的性別形象,並非真的是天性所然,而是由於社會後天賦予的性別角色定型。這種定型觀念由傳統社會奠立以來一直根深蒂固,不論是傳媒、學校甚至是家庭,也會無意間鼓吹符合性別形象的所謂「適當」表現,形成兩種特質典型︰例如男性應該較為剛強獨立,而女性則應該溫婉順從。
這些性別角色區分其實是為了迎合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以及父權主義的男尊女卑觀念,而隨着孩子自小接受社會潛移默化,性格塑造上亦會傾向根據自己的性別定型而發展,結果進一步鞏固性別典型形象。
跳出性別框架 因材施教
假如家長在教養子女上刻意跟從其性別角色,不但有可能抑壓孩子的個性特色,令他們流於平凡,甚至可能扼殺發揮潛能的機會。例如傳統觀念認為女生不及男生擅長數理工科,但事實上,男孩往往比女孩有更多機會從小透過積木及模型等玩具培養運用空間和組合結構等技能,而求學期間亦會得到「男孩天生比較擅長數理」的鼓勵,可見男女專長不同這個概念乃是後天形成。假如漠視孩子的獨特性而刻意敦促他們選擇符合自己性別形象的事物,便有機會因為發展空間狹隘而白白浪費了孩子的才華。
古今教養大不同
現代社會標榜性別平等,男女在職場上平分秋色,夫妻在家庭中亦共同分擔責任,因此女性同樣需要獨立自主,男性亦需要學會體貼,才能應付不同崗位的挑戰。如果繼續視「窮養兒,富養女」等傳統育兒觀念為金科玉律,鼓勵女孩求助和依賴,或者教導男孩不能沉默承受苦楚就是軟弱,結果培養出嬌生慣養的小公主以及忽視溝通的大男人,只會令孩子長大成人後面對更多阻滯。
除非孩子明顯有抗拒自身性別的極端表現,呈現性別焦慮的跡象,否則家長無需過慮,應該允許孩子不受性別所限,自由探索更多可能性。既然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單憑性別又豈能充分瞭解孩子的本質性情,從而得出最適合的教養方法?
何謂性別焦慮?
性別焦慮前稱性別認同障礙,形容一個人無法認同自己的天生性別,覺得就像活在一個錯誤的異性身體裏,特徵包括︰
- 堅持自己是異性,或者持續表示渴望變成異性
- 經常假裝成異性,或者幻想自己是異性
- 抗拒與同性朋友玩耍,只願意與異性朋友作伴(同齡兒童一般傾向與同性同伴遊玩)
- 不接受或者討厭自己的性別特徵及性器官(在青春期第二性徵發育時尤其明顯)
如果上述特徵持續超過六個月,家長可以考慮帶同子女約見臨床心理學家,診斷是否屬於性別焦慮個案。
鳴謝︰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女士及香港家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