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心理輔導超過二十年的胡君孟,二零一三年從醫管局渠道得悉一則消息:當時世界衞生組織推算在二零二零年時,全球第二號疾病是抑鬱症。當時他就想到隨着問題變得嚴重,哪來足夠的專業人士去處理?趁着還有時間,不如透過教育降低抑鬱症的影響,於是創立正向家長學院,由家長入手去長遠影響整個家庭的心理健康。

孩子讓家長面對不為己知的一面
「為何選擇針對家長呢?因為家長有很強的誘因,可以從與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真實的一面,而這一面可能是自己從來都未曾覺察的。這跟與伴侶相處不一樣,作為丈夫或太太,很明白另一半有甚麼盲點及弱點,能夠忍受及遷就,大家就相安無事。跟小朋友相處是完全不同的兩碼子事,孩子天然、直覺、率真,開心就開心,不開心就不開心,很容易就會觸發到家長本身的長處和短處。透過小朋友,家長更加容易看得見自己不為人知甚至不為己知的一面。根據正向心理學,家長是一個怎樣的人,以及用甚麼方式教導孩子,是會影響孩子的幸福感高達百分之九十。如果我們能夠幫助家長,他們開心的同時,還可以傳給下一代;下一代的想法不同了,又再傳給下一代。所以正向家長教育,可以說是一個對培養精神健康特別重要及特別有效的途徑。」胡君孟院長解釋道。

KASH之旅程
正向家長學院介紹給家長的,是一條叫「KASH」的方程式。「『K』是『Knowledge』,大部分家長並不瞭解小朋友的腦部發育進程,會估計或是沿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來教育下一代,當中可能涉及很多誤解,隨之而來就是無謂的衝突。『A』是『Attitude』,生了小朋友不等於就成為稱職的家長,你是否帶着一些由原生家庭引發而不應該有的想法,或是還未弄清楚自己做爸爸媽媽的角色?『S』是『Skill』,溝通,一句說話高八度或低八度,可能就是兩個世界。當小朋友有情緒的時候,我們有甚麼技巧可以一步一步幫助他們?具體讚賞應該怎樣做才合格呢?怎樣令小朋友開心快樂地進步?這需要一些技巧。」

「家長學會『KAS』後,努力把它們融合成為生活一部分,就會進入最後的『H』,就是『Habit』。當家長養成開心快樂的習慣,小朋友亦會隨之而快樂。我們用的是『KASH』這四大範圍去幫助家長,我們不會稱之為『課程』,而是『旅程』,因為為人父母並不是做幾個星期,而是一生一世,改變亦不是一次——可能你今天心情好一點,改得容易一些,明天又遇上困難,我們就像家長的同行者,陪伴大家一同成長。」

胡君孟認為心理學永遠沒有「遲」這個字,不論孩子多大,做好家長的角色永不太遲。

這個「旅程」是如何開始的?胡君孟說:「我們首先分開八個星期來探討八個題目,包括心理學的知識——究竟小朋友的心理和心智是如何發展呢?他們的腦袋按不同階段有甚麼變化?透過知識讓家長明白原來小朋友是這樣的,繼而瞭解如何去接受他們。當中亦包括爸爸媽媽的心態——作為『爸爸媽媽』這個組合,對小朋友的天性有甚麼影響呢?把『爸爸』和『媽媽』分拆,獨立的角色對小朋友又有甚麼影響呢?有甚麼是大家互相努力都代替不了對方的呢?我們幫助家長去確立自己。另外就是育兒模式,究竟你用的是『極權型模式』、『放任型模式』,還是『輔導型模式』呢?你用甚麼模式就會有甚麼結果。還有解難的方法,家長自己會遇到困難,孩子也會遇到困難,只要教會家長解難,他們又可以把這些方法傳給下一代。至於情緒管理,我們華人一向不太懂得與情緒相處,有情緒甚至會被人怪責,我們在『旅程』中也會教導家長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建立關係永不太遲
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小時自己沒做好管教工作,致令親子關係變差,就算想修補也可能太遲。胡君孟勸家長們放心:「心理學永遠沒有『遲』這個字,就如我們做輔導工作一樣,就算四、五十歲的人來做輔導也有效果。不論孩子多大,做好家長的角色永不太遲。心理學家艾歷.艾力遜把心理發展分為三大階段:兒童期(零至十二歲)、青春期(十二至二十歲),以及成年期(二十歲以上)。我們這裏做的其實是幫助家長改變思維,面對孩子的反應,可以有不同的感受。根據艾力遜的理論,一至三歲的兒童正在發展自主,會有自己的想法,很喜歡『No』人,但又沒有邏輯,經常出現發脾氣的情況。不明白箇中狀況的成年人會形容他們為『Trouble Two』,小朋友一哭鬧,家長就發狂。但如果明白孩子只是想由自己去做一些決定,但因為腦袋的邏輯發展未成熟,會出現為『No』而『No』的情況,家長明白了後,除了感覺輕鬆得多之外,更應該幫助及指導孩子作出適當的決定,要幫他選擇,但又不可以所有事情都讓他決定,否則就變成『小霸王』。為孩子規劃一個範圍,讓他在範圍內選擇,滿足了自主之餘,又能教導小朋友開始學規矩。小朋友的自主能滿足的時候,與爸爸媽媽的相處自然就舒服及開心得多。」

辰民爸爸認為如果能讓孩子知道,不論發生甚麼事情,家庭都是他的避風港,就有機會為孩子帶來希望,讓他們想要貢獻更多。

辰民爸爸,正向家長學院總監,原為胡君孟院長的心理學學生,他分享道:「我小時候有十年時間因為爸爸媽媽太忙,把我送到託兒中心生活,影響了我和父母建立關係,與此同時我亦發展出不依賴的性格。在成長過程中,我是比較獨立和很自主,但同樣地,我不會很容易與人建立關係和信任感。到了二十四、五歲開始出來工作,遇上心理學的老師,我開始認清自己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到我有了自己的家庭,二零一五年再遇上老師時,他問我究竟未來想做甚麼,有沒有想過如何透過現在做的事情來幫助社會?我自己就是透過心理學改變一生的其中一個受惠者。假設今天香港的爸爸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小朋友——這個假設應該成立,但問題是為甚麼很多愛小朋友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卻不好?這正正是以前我跟爸爸媽媽的狀況,我不想見到下一代跟我一樣,這是我當初加入正向家長學院的初心。」

覺得累是因為用錯力
「雖然過去一年我們經歷疫情和很多大小事情,影響我們很多,但每次我們遇到家長,以及每個星期的直播,都讓我感到源源動力,因為我們的一句說話,或者一個十五分鐘的分享,有機會拯救到一個家庭。有時家長會問:『為甚麼我的孩子會這樣?』想知孩子為甚麼會這樣,家長先要問問自己,在他跟你相處的過程中,他是否處於一個開心的成長狀態?抑或經常受到父母批評,被指『無用』?令他感覺很多事情都不快樂,再遇上衝擊便會非常脆弱。如果能讓孩子知道,不論發生甚麼事情,家庭都是他的避風港,就有機會為孩子帶來希望,讓他們想要貢獻更多。另外有一些家長,時常抱怨忙、累、辛苦,我會跟他們解釋,你覺得累是因為用錯力,花了很多時間在無謂的事情上,卻以為自己已經做得夠多,成效不彰,往往令家長覺得委屈。如果家長們學懂與孩子建立關係,回到家裏會感覺正在『充電』,因為你跟孩子和伴侶相處時會感覺到很有愛,愛可以抵擋很多事情,正如催產素可以助你抵擋很多壓力一樣。」

本學期發生多宗學童自殺個案,胡君孟及辰民爸爸深表關注。辰民爸爸表示:「青少年在自殺個案中數字排行三甲以內,可見我們的步伐其實跟不上青少年抑鬱及情緒困擾的問題,我們很想募集更多社會大眾,一齊去關注及提供協助,包括在學校舉行『正向家長學堂』,令家長教育普及化,以及成立非牟利機構去支援基層家庭的需要。」胡君孟則表示:「香港目前離婚率達百分之四十八;學童自殺率由二零一五年起計算,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個;而浸信會愛群社的調查亦發現超過一半青少年處於抑鬱狀態;有機構進行人際關係調查,十個亞洲國家及地區,香港排名第八。這些數據皆指向一個事實:在香港,大家表面上都好像很快樂,因為香港到底是一個富裕的地方,不少人能說兩文三語,經濟狀況亦不錯,但剛才所提到的其實全都是『關係』,包括自己和自己、夫妻之間及親子之間等,這方面的落差甚大,並且有惡化的趨勢。很多人的學歷、職位、經濟狀況,甚至視野都越來越好,卻同時產生了一種自我中心,假如自我中心放到太大,就會開始把一些重要的事情縮小。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人是否幸福,關鍵在於是否擁有優質關係,我們致力於教育家長建立四大關係,包括親子、夫妻、自身及人際關係,希望能夠一代接一代地承傳下去。」
~許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