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無條件的愛,是孩子成長路上光明的燈。」這個道理相信家長們都明白,但是怎樣表達愛?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需要父母的關懷和愛護,但隨着年齡增長,父母需要調節表達關心和支持的方式,因為不適切的表達和溝通會令孩子感到壓力,甚或抗拒,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

三年前我開始參與中學家長親子教育課程,家長也會分享他們和子女相處的問題:整天打機、只愛做自己喜歡的事、多問兩句便覺好煩等。令家長尤其擔心的是當子女遇到不如意或困擾的事,總是不肯向他們訴說,令家長心急如焚,不停地追問,甚或致電同學問個究竟。種種舉動都是源於愛,但卻不能為孩子分憂,更令到親子關係越發緊張。

我也是為人母親,明白做媽媽的感受,就算自己的女兒已身為人妻人母,我還是會犯以上不停追問、尋根究底的錯誤,不自覺地令女兒壓力大增。我曾經嘗試採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開這個結,最終覺得這一招最管用──沉住氣。無論心裏多焦急,多想知道女兒的問題,多想給予意見,都要學習按住自己,只聽不問;如果她不說,更不要急着問,先自我控制,也讓她靜一靜。但是如何在焦慮的情緒下沉住氣、保持積極樂觀的思想?我覺得最有效的方式是先把注意力外移,做自己要做的事,再找合適的人傾訴。

誰是合適的人?就是能夠保持冷靜客觀、也熟悉你的人。不問不代表漠不關心,適當的身體語言可以讓子女感受到你的愛和支持。當孩子告訴你他的問題時,切記不要急着教他人生道理和告訴他解決方法,先認同他的感受,讓他感到安全和你無壓力的愛,更要保持冷靜,不要把問題災難性地放大。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都想教他走當行的道,但欲速則不達,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沉住氣與子女正向溝通吧!

撰文:梁麗美校長 │ 香港著名直資小學退休校長、一口田慈善教育基金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