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經省視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點出自省能力對人的重要性。唯有不斷自省與反思,人生才能過得有意義。培養孩子的自省能力,有助推動他們精進自己,日後能走更遠的路。
自省可培養出謙虛品格
人之所以總是重複犯錯,缺乏自省能力是其中一個原因。假如我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及所犯過的錯誤缺乏反思,習慣不假思索地行事,腳步就會停滯不前,沒法從經驗中成長。唯有培育孩子的自省能力,才能讓他們懂得審視個人經驗,不斷從不足及錯誤中學習,亦能對他人的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懂得反省的孩子會較易培養出謙虛內歛的品格,既不會害怕犯錯,也不會在犯錯後逃避問題;自省亦會帶動孩子發揮同理心,在審視自己的行為時,亦會體察到他人的感受,令孩子待人處事不會嚴人寬己。自省是一種必備的內在能力,但家長需要讓孩子辨清自省與自責的分別,讓他們不會在自省的過程中陷入自我貶抑、自責,以致產生無力感和負面情緒。
自省與自責的分別
自省是一種內求的表現,思維上是積極的;自責卻是一種消極的表現,讓人反覆沉淪在錯誤之中,自我傷害,卻未能正視錯誤的原因。家長如每每在孩子犯錯後責罵或處罰,會容易讓孩子產生負面的自責心態,久而久之更會形成叛逆心理,認為父母老在挑自己的毛病。孩子犯錯時,家長應以體諒和包容的態度對待,堅定而明確地點出錯處、分析犯錯的後果,協助孩子檢討自己,以及引導他勇於承認錯誤並承擔責任。例如孩子因頑皮在店舖內不小心摔破物品,假如家長即場破口大罵,孩子怯於別人的目光和犯錯的恐懼,可能會因此逃避或推卸責任。家長應該陪同孩子親自向店員承認責任、誠懇道歉,並按理賠償,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魯莽會引致怎樣的後果。面對幼齡的孩子,父母不應因為心痛他們要面對罪責而代為處理,久而久之會令孩子慣於有人為自己善後,而喪失責任心。
每天進行自省練習
《論語‧學而篇》中,孔子的學生曾參有句說話:「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都會再三自我反省。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每天進行自省練習,嘗試從生活經驗分享中,讓孩子多思考分析事情的對錯好壞,並切入他們的觀點,理解他們對事情的看法,而非一言堂地灌輸對錯觀念。家長亦可以讓孩子適度體驗羞愧和內疚等感受,例如孩子在車廂內尖叫或高聲說話,父母可以摀住自己的耳朵,讓孩子學會觀言察色,提升自省能力。孩子如能恆常正面而積極地自省,除了可令他們思想更成熟,也可提升他們的心理質素和競爭力,毋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