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六間參與「創科@大埔」2025的中小學率先展示他們的創科成果。

自2019年首辦以來,「創科@大埔」已成為大埔區的年度創科盛事,每年吸引多間中小學和創科公司參與,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並促進他們與業界交流。今年,「創科@大埔2025」將於2月16至17日在香港科學園第三期舉行,展示34間來自大埔區的中小學學生運用科技應對環境與社會挑戰的創意發明。場內還設有人工智能體驗區、創意工作坊和專題講座,免費開放公眾參與,為師生與親子家庭提供趣味互動,啟發他們對STEAM的興趣。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以科技重新演繹中國傳統技藝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的同學運用人工智能面部追蹤技術與機械感應裝置,實現全自動化變臉。

變臉是中國傳統川劇的一種表演形式,表演者透過短時間內變換面譜,呈現角色的喜怒哀樂。大埔舊墟公立學校的學生以科技結合中國傳統技藝,運用LEGO SPIKE PRIME套件、機械裝置感應器以及AI面部追蹤技術,讓機械人模擬川劇表演者變臉的過程。機械人總共可以變換四種面譜,包括黃色、紅色、綠色和藍色,頭部亦設有齒輪,能夠360度旋轉,整個變臉過程更可自動化完成,以創新的科技演繹這項傳統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中國的傳統技藝。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推動綠色新能源汽車發展

學生設計了一系列的綠色電能汽車,通過測試找出耗能最低的汽車設計。
學生亦透過3D印刷,測試不同的設計如何影響汽車耗能。

交通運輸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不僅加劇空氣污染,也會引發酸雨、煙霧等氣候變化。為改善汽車碳排放帶來的環境問題,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的學生透過設計綠色電能汽車,通過測試找出耗能最低的設計。過程中,學生除了認識不同的綠色能源和探索汽車的電池動力管理外,亦嘗試以車身設計和創新零部件,減低汽車行進的功耗,從而降低碳排放,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貢獻創新方案。

迦密柏雨中學:兩大人工智能提升設計效率及提供長者護理

迦密柏雨中學的學生研發了Any Design和AI Guardian,分別應用於設計創作與長者護理,展現人工智能在不同領域的創新潛力。

使用者只需輸入文字指令,即可生成相關的3D模型。
使用者可以透過上傳圖片,更精準地讓系統生成出不同款式的3D模型。

Any Design 是一款專為 3D 模型設計而打造的工具,讓使用者毋須專業知識也能輕鬆建模。使用者只需輸入文字指令或上傳圖片,系統即可自動生成 3D 模型設計圖。生成的模型可透過 360 度動態圖像展示立體效果,也可下載至電腦,應用於設計、VR 開發及 3D 列印等用途,大大簡化了生成3D模型的程序,提升製作效率。

AI Guardian可以分析使用者的姿態和動作,判斷他們是否出現中風或跌倒的狀況。
系統內置的AI Chatbot可以提具準確的健康資訊,解答使用者的疑難。

AI Guardian 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專為長者而設的健康監測平台。系統具備跌倒和中風偵測功能,通過Mediapipe和KNN技術,配合鏡頭即可分析使用者的姿態和動作,判斷是否發生跌倒或中風等需即時支援的情況。一旦偵測到異常,系統就會立即發出警報。此外,AI Chatbot具備LLM檢索功能,為使用者提供準確的健康建議和支援,解答長者在健康方面的疑難。

靈糧堂劉梅軒中學:以智能水閘應對暴雨

當暴雨令水位上升,感應球便會浮起,遮擋光線射向感應器,令水閘自動升起。

為應對極端天氣帶來的暴雨及水浸問題,靈糧堂劉梅軒中學的學生研發出智能水閘,減少暴雨和水浸對商場等公共場所帶來的安全隱患。智能水閘運用光的折射原理監測水位變化:在正常情況下,光線可以直射至另一端的光線感應器;但當遇上暴雨令水位上升時,感應球便會浮起,阻擋光線射向感應器,再觸發藏於地底的水閘自動升起,並發出警報通知相關人員和單位及早處理。此發明有助防止積水湧入商場,減少因水浸帶來的財物損失,同時提升公眾安全。

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透過AI陪伴寵物促進長者身心健康

使用者可以透過拍手遊玩體感遊戲,幫助熊貓穿過障礙物。
使用者可以操控熊貓「樂樂」,在遊戲中進食寓意健康和財富的蘋果及元寶。

近年來,長者的心理健康與社交需求備受社會關注。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的學生研發了「伴你同行 樂活人生」,透過可愛的AI 陪伴寵物熊貓「樂樂」以及兩個互動體感遊戲,為長者提供身心健康支持。

「樂樂」採用機械狗的機身,融合可愛的熊貓造型,能夠行走並執行部分語音指令,為長者提供陪伴。兩款互動遊戲設計各具特色,其中一款透過聲控引導遊戲內的熊貓越過障礙物,另一款則讓長者操控實體熊貓「樂樂」,在遊戲中進食蘋果和元寶。透過體感遊戲,長者可在輕鬆互動中活動身體,同時促進心靈健康。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以趣味霓虹燈集點形式促進香港旅遊業

專屬的手機程式可以向旅客介紹香港不同景點,也可控制燈效。
能夠呈現不同霓虹燈款式燈效的電話頸繩。

為促進香港的旅遊業發展以及增加旅客對香港景點的認識,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的學生創造了一個以霓虹燈為主題的景點集遊平台「伴虹遊港」,遊客可以佩戴特製的電話頸繩,並配合專屬手機應用程式,在不同景點收集各具特色的霓虹燈效果。已收集的燈效可以隨時顯示,旅客能夠運用這些燈效拍攝趣味的香港旅遊照片。此外,系統具備GPS定位功能,可以建議和導航遊客到達不同的景點,提升遊客的旅遊樂趣外,也推廣香港的霓虹燈文化。

一系列趣味STEM工作坊及創科體驗 寓學習於娛樂

STEM Sir將以趣味手作活動,讓小朋友學習STEM知識。
小朋友可以透過VR體驗,認識唐朝的文化及建築特色。
AI體育課結合科技和運動,帶來趣味的運動體驗。

除了34間中小學展示他們的創科成果外,「創科@大埔」展覽還有多間本地創科公司,帶來一系列人工智能的展示體驗、STEM工作坊、機械狗展示以及講座等,為大小朋友提供趣味的科學體驗。

當日的STEM工作坊將會由星級導師STEM Sir主持,透過簡易的小手作,讓小朋友學習以STEM技巧來解決問題,學習生活百科知識;VrootStudios Limited則帶來VR體驗,讓大小朋友可以穿越時空,回到唐朝,體驗當時的建築特色和文化;大潙國際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和傳統體育運動,帶來別開生面的AI體育課。

此外,土木工程招展署亦特別借出機械狗,展示創新科技如何能有效地優化執勤工作,讓小朋友認識科技如何幫助人類執行任務。

「創科@大埔2025」展覽活動詳情:
日期: 2025年2月16至17 日(星期日及一)
時間: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學園第三期會展中心大展覽廳及會議廳
費用: 免費
瀏覽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