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三年,香港經歷了沙士的重創,當年在社區前線工作並曾感染沙士的我,心中雖然仍有飄忽的陰霾,但也跟從大多數的香港人,從經驗中蛻變成長,更潔身自愛,更關愛他人。

新聞圖片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及醫管局傳染病中心在沙士過後相繼成立,有賴專業而無私的醫療團隊,香港在其後多次疫潮中,尚算把關得宜。十七年後,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迅速發展成為全球瘟疫;香港的情況也很嚴峻,自春節以來,停課、取消活動、減少社交,各類防疫物資嚴重短缺,人心惶惶。要面對一種傳染力極高而可以致命的疾病,實在令人無助,不少人更終日抑鬱焦慮。這些日子,如同各前線醫護般,我穿上全副裝備,謹守崗位,盡量保持樂觀、平和心情。執筆之際,個案數字尚未見頂,專家估計疫情將在夏天消退,抗病毒藥物及預防疫苗也正在研發,帶來新的希望。

相比零三年,病毒或許更惡毒,但醫療、科技昌明了,資訊也更流通,大家不面見,仍可作聯繫,上課、開會可在網上進行;適時使用網上平台傳遞資訊,被視為防疫的關鍵防線,讓市民可更準確地配合,共同抗疫。然而,大家都擔心,中港關係惡化,香港人變了,社會撕裂,充滿矛盾、仇恨,我們能否減少埋怨,發聲之餘,在抗疫上做好以下的本分?

一、注重個人及環境衛生,妥善使用口罩、洗手,避免捽眼捽鼻,其實已可將感染的風險大為減低;

二、要跟進資訊,但媒體充斥着良莠不齊及虛假的訊息,要小心查證,遏止不必要恐慌;

三、若承受不了太多負面消息,便不要追看,以免影響情緒和免疫力;

四、現今的社交網絡成為了攻擊、分化、誣衊、詛咒的的工具,發訊息前請三思;

五、從內地回港的市民,返港後須接受為期十四天的強制檢疫。

天佑香港,祝福大家。

作者:林永和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家庭醫生及家庭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