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位家長也曾經試過被孩子激怒,大動肝火責罵孩子,不過冷靜過來之後,又會或多或少感到懊悔——到底剛才的大吼大叫是真的為了孩子好,抑或只不過是宣洩憤怒?吵鬧過後,又應如何與孩子修補關係、和好如初?

1. 家長權威並不是只靠「死不認錯」就能建立,反而一位講道理、勇於面對自己過失的父母,更能贏得孩子的尊敬。

家長作為子女的榜樣,理應以身作則,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並時刻審視自己的態度會否過火。適當的訓示固然重要,不過假如孩子表現出驚慌、難過,又或者對抗、愛理不理,家長便是時候檢討自己的責備態度是否超出了孩子的接受界限——「態度」出錯並不等於教誨的「內容」有錯,家長可以堅持立場,不過換成更溫和的方式表達。萬一責罵真的過了火位,亦應該勇於向孩子道歉,承認自己的態度不當。

2. 孩子並不是給家長用來填補自己的情感需要,而是應該反過來,由家長為孩子提供情感養分,引領他們成長。

眼見孩子被罵後嚇得傷心大哭,家長可能會出於補償心理而作出退讓,只求不要被孩子怨恨。然而,如果安撫孩子只為減輕家長的自責感,會成為孩子恃寵生嬌的「武器」。當然家長不是聖人,所以就算一時不小心情緒失控,亦應寬恕自己,然後修正態度,堅持傳達正確的教養訊息。家長可以觀察並詢問孩子的感受,例如︰「你現在感到很害怕嗎?是因為剛才媽媽很兇地罵你嗎?」當家長能夠以親切、理解的語調代孩子描述的內心感受,孩子便會感到被瞭解,並獲允許抒發感受,從而有效地安撫其情緒。接着家長可以心平氣和地重申立場,令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處。

3. 孩子不曾擁有成年人的經驗光景,看待同一件事情的着眼點自然有所分別。

假如孩子不認為自己有錯,雙方僵持不下,家長便應該改變策略。與其明知不會找到共識也要爭拗事情的對錯,不如換個角度,看看該事情為何對孩子如此重要。例如孩子堅持要買電子遊戲,背後不一定只是因為貪玩,可能是為了與朋友建立共同話題,以免被朋友疏遠。如果家長能夠洞察這些憂慮及情感需要,即使無法答允孩子的要求,也可以尋求替代方案,滿足雙方需要。

如果衝突之後未有妥善與孩子和好,長遠將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觀及對人際關係的安全感。父母本應是孩子安全依附的對象,但當父母無法提供一個化解衝突的出口,孩子不但會感到受傷及惱怒,更會認定自己是個不受喜愛、令別人不快樂的人,影響他們將來與人交往。因此,下次感到自己處於情緒失控的邊緣時,家長可以暫時離開現場,萬一真的出言傷害了孩子,也要勇敢踏出第一步,與孩子和好如初。

鳴謝︰家庭動力創辦人及機構總監、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吳綺琴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