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予人冷冰冰的感覺,一般人都是無事敬而遠之,年幼無知的孩童如要入院治療,多半會心生畏懼。原來醫院入面有一個仿如「病房中的超人」的職業,在小朋友因為患病或意外需要入院治療時,會陪伴在側,紓解他們面對治療時的不安和壓力,他就是兒童醫療輔導師。
香港的兒童醫療輔導服務
兒童癌病基金專業服務副經理陳綺敏(Mandy)是一位獲認可的兒童醫療輔導師,也是香港唯一獲授權的兒童醫療輔導臨床督導統籌。在這個領域服務超過二十年,她相信孩子需要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發揮其內在的應對能力。聽聽Mandy分享她的日常,你便會明白兒童醫療輔導師對病童的重要性。兒童醫療輔導師專責幫助兒童及其家人克服疾病與治療帶來的挑戰,他們不僅具備醫學知識,還具備心理學和輔導技巧,能夠幫助兒童應對病痛、壓力和情緒困擾。兒童醫療輔導師也是醫護、家庭和病童之間的重要橋樑,他們會與兒童和其家庭建立信任關係,瞭解他們的需求和擔憂,提供情緒和心理支援。在醫療系統內這麼重要的角色,為甚麼從前好像沒有聽過?原來是因為香港執業的兒童醫療輔導師人數少之又少。根據美國Association of Child Life Professionals (ACLP) 在二零二三年四月的最新統計,全球的認可兒童醫療輔導師人數超過六千人,但在亞洲所有國家及地區有此專業資格的加起來僅得九十五人,其中只有九人在香港執業。
兒童醫療輔導師就像「病房中的超人」,不論是突發因意外或急病入院,抑或透過預約入院進行檢查和治療的孩子,都是他們的服務對象。以往兒童醫療輔導服務一直集中於癌症和重症兒童,後來發現普通兒科及兒童病房的需求更大。唯目前的公營醫療系統下,兒童醫療輔導師並非醫管局轄下的職業崗位,兒童癌病基金是以義務性質為香港兒童醫院血液及腫瘤科、基督教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及屯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提供這項服務。
兒童醫療輔導師的日常
「小朋友一入院已是我們的服務對象,但由於人手有限,我們需要設定服務的優先次序,進行有痛感治療的小朋友會獲得優先服務,即將要入院做手術的亦會優先,下午時間一般會用來探望長期住院的孩子。家長輔導亦是工作之一,例如小朋友因病離世,我們會支援家長的情緒。」
預演練習和醫療遊戲是Mandy常用、讓病童瞭解自己將要面對的醫療程序的方法。為此她準備了很多「法寶」,從醫生玩具到真實的醫療用品如紗布、血液瓶和針管等,都能在她的「百寶箱」中找得到。還有很多特製的玩具如Outline Doll,能讓孩子將自身投射到公仔身上,Mandy便可透過公仔模擬、演繹及講解治療程序,於治療前為孩子建立心理準備,消除他們的緊張和不安。「孩子們都喜歡玩扮演醫生和病人的遊戲,我們就從遊戲中加入一些模擬情節,例如為公仔清洗傷口,來讓他們明白當中的過程。」陪診的時候Mandy亦會特別注意孩子對醫療程序及儀器的細微反應:「例如見到孩子害怕聽診器,覺得太冰冷,我們會主動提示醫生搓暖聽診器才使用,幫助小朋友表達他們的所感所想讓醫生知道。」
如要進行清醒的手術或治療過程,例如因骨折需要打石膏,Mandy會較着重從感官的角度出發跟孩子溝通:「陪伴孩子打石膏時,我們會在旁仔細講解整個過程,告訴他們石膏敷上身體時會感覺冰冷,打石膏後會有重墜感等。至於需要麻醉的手術,Mandy一般會到手術室陪伴孩子完成俗稱「打豆」的靜脈套管設置程序,待麻醉藥生效後才離開。「打豆令到不少孩子感到緊張,也有些孩子會擔心自己在手術中途醒來,或是在手術後永遠醒不來,我們會耐心聆聽和解釋,紓緩他們的不安情緒。」
Mandy工作上較大的挑戰,來自要面對智力上未能瞭解治療過程或SEN兒童,因為講解未必奏效。這個時候家人的角色便至關重要,因為家人最瞭解自己的孩子,可以迅速讓兒童醫療輔導師掌握孩子的喜好,從而制訂出幫助方案。「我也遇過不少反抗力很大的病童,可能曾經有過不愉快的治療經歷,連醫院門口都不肯入。這種孩子需要較長時間熱身,要投其所好,也需要跟家人有更詳盡的溝通,瞭解他害怕和抗拒的是甚麼。」
孩子的醫療體驗至關重要
有些病童需要重複返醫院接受治療,例如以激光減淡臉上或身上的胎記或血管痣,Mandy會尤其着重他們的首次醫療體驗。「激光治療會產生煙霧和味道,亦會令皮膚產生如同被橡筋彈打的感覺。我們會詳細解說治療過程,令病童更有信心面對,下一次再來便能應付得更好。」其實除了靠Mandy的角色跟孩子溝通,家長在治療前後亦應多瞭解及尊重孩子的想法,讓他們有勇氣面對治療。Mandy舉例指,有些家長會選擇隱瞞孩子入院治療的原因,例如割包皮屬預約的治療,明明可以事前跟孩子解釋,偏偏家長可能覺得難以啟齒而選擇隱瞞,令孩子失去信任。Mandy解釋:「對孩子來說,受到隱瞞會產生很大的恐懼,希望家長明白,我們會用孩子容易接納的溝通方式,只會交待他們必須要知道的治療過程,並不會造成他們對手術的恐懼。假如孩子對治療過程明白更多,亦有可以選擇的餘地,進行治療時便不會感覺被迫。」
Mandy分享了一個令她印象深刻的個案:「有一位男孩因為臉上的胎記來進行激光減淡療程,最後卻決定要保留胎記,原因是他爺爺原來都有個胎記,令他覺得這是跟爺爺之間的連繫。他自出世以來都未見過已去世的爺爺,媽媽認為這可能是他不想做激光的藉口,但小朋友的選擇背後總有自己的原因,大人很多時用自己理性角度去分析事件,孩子卻比較着重感情和個人感受。」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減輕入院治療的壓力?
在有提供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的三間醫院,假如有需要,家長可以主動聯絡兒童醫療輔導師提供協助。兒童癌病基金亦不時會以短片形式,幫助家長及孩子瞭解一些常見的治療程序,例如「打豆」及疫苗注射等。Mandy亦提供了一些實用貼士,以幫助孩子減輕入院治療的壓力。「家中宜備有一套醫生玩具,日常跟孩子玩時,不妨多跟他們講解醫生的工作,建立醫護的正面形象。有些家長愛用『去醫生處打針』來恐嚇孩子,令他們見到醫生便怕怕,這樣他們不幸要入院治療時便只會感害怕。假如真的要入急症室或不幸要住院,家長可以攜帶一兩樣孩子喜歡的玩具,例如他們睡覺必備的手巾仔或小被,令他們保持安全感。既然孩子沒有選擇需要住院,其他可以選擇的東西便應盡量滿足他們。原本規律的生活亦很重要,住院時醫護可能隨時前來進行各種檢查或送藥,都會打亂孩子原本的作息規律,假如可以便應盡量維持原有的生活規律,減輕孩子的不適應。」Mandy亦提醒家長,面對孩子生病入院時必須先冷靜自己,不宜過分擔憂或緊張,因為家長的情緒為孩子帶來心理影響,即使是幼兒都能讀懂家長的情緒,假如家長表現出擔憂,孩子也會出現焦慮情緒,觸發災難性思想,怕自己不能回家,或擔心自己身體有嚴重疾病等。家長應讓孩子感覺到住院環境是安全的,並向他們解釋醫護的檢查是為了令我們盡快復元,嘗試以一個正面的態度去看待入院治療。
兒童醫療輔導這項專業服務,是從九十年代初的醫院遊戲服務發展而來。一九九二年,兒童癌病基金在公立醫院率先推出醫院遊戲服務,透過遊戲來幫助癌症兒童應付患病所帶來的轉變。團隊深信醫院遊戲有助孩子更健康地走過治療的旅程,故此於一九九七年,基金首次派遣醫院遊戲統籌前往美國接受兒童醫療輔導師訓練,引入相關的知識、服務方法和標準;二零一五年,醫院遊戲師正式改稱為兒童醫療輔導師。為推動兒童醫療輔導服務在亞洲的未來發展,兒童癌病基金主辦了一場「賽馬會兒童醫療輔導服務計劃:2023年亞洲兒童醫療輔導服務研討會」,邀得一眾亞洲兒科專家,以及海外與內地醫護人員進行專業交流,參加兒童醫療輔導服務工作坊,以互動方式體驗兒童醫療輔導師的日常工作和專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