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弦樂四重奏之父」海頓逝世二百一十周年,這位集作曲家、小提琴家及指揮家等於一身的作曲家,作品數量之多為音樂史上數一數二,他的作品結構緊密、開朗明亮,與莫扎特和貝多芬共稱為古典音樂的代表。
海頓在一七三二年出生於奧地利及匈牙利邊境的一個小村莊,他的父親為一名製造車輪的師傅,生活不算富俗,雖然海頓的父母都沒有受過音樂訓練,但因為父親熱愛民歌,會彈奏豎琴,海頓五歲時已能唱出許多經典歌曲,而他的家人和朋友亦因而發現他的音樂天分。
一七三八年,海頓的雙親決定讓他到海茵堡附近教堂的唱詩班接受訓練,雖然他並不喜歡課堂上的填鴨式教學,但他成功在堂上學習演奏各種樂器,不久更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歌手。在教堂的樂長呂特的建議下,海頓一邊在教堂獻唱,一邊接受音樂教育,直至他身體變得成熟,無法再唱出兒童合唱團要求的童聲才被迫離開。
一七五七年,海頓出任莫爾辛伯爵在波希米亞私人樂團的指揮,在位期間,他完成了人生第一首交響樂作品,唯樂團在一七六一年出現財政困難而解散,但海頓很快便獲尼古拉王子之邀在王府樂團擔任副樂長,在五年後升任樂長。在王府樂團擔任樂長三十多年期間,海頓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如著名的《巴黎交響曲》及《臨終七言》。
一七九零年,尼古拉王子去世,由於他的繼承人毫無音樂品味,故此解散宮廷樂隊讓海頓退休。海頓其後離開維也納抵達倫敦,發表了六首新的交響曲,每次的音樂會都獲得極大成功,牛津大學當時更向他頒授音樂博士頭銜,以表揚他的傑出成就。
海頓的一生橫跨巴羅克、古典及浪漫時期三個音樂大時代,作品達一百零四首,他的作品幽默而明快、富有旋律性,把奏鳴曲式從鋼琴發展到弦樂重奏上,又將奏鳴曲從原來的簡單的「兩步式」改成活潑的風格。晚年時期,海頓獲邀在奧地利國王法蘭茲二世誕辰時創作奧國的國歌,其後更發表了「創世紀」及「四季」兩部神劇,把他的作曲生涯推到巔峰。海頓的健康狀況在一八零三年後大為衰退,六年後於維也納病逝,他的作品給了莫扎特和貝多芬很大啟迪,三人堪稱古典時期的經典。
「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約瑟.海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