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存在主義思想家阿爾貝.卡繆一生充斥着動亂與衝突――生於戰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步入而立之年,後來與摯友絕交……面對接踵而來的打擊,卡繆從未絕望,也不願生命在嗟歎中白白流逝,反而視不幸和挫折為人生中寶貴課堂。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卡繆,向他學習如何努力為生活創造意義。

卡繆一九一三年生於北非法屬阿爾及利亞的勞工家庭,他出生不久,父親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年幼的卡繆隨母親移民到至阿爾及利亞生活,生活極其艱苦。中學畢業以後,卡繆開始以半工讀形式在大學攻讀哲學。

卡繆大學畢業後擔任記者,悉心報導當地勞動階層的疾苦,同時參與政治運動。年少的艱苦歲月加上當時社會動盪,令卡繆明白人生充滿着無奈,更讓他明白到溫飽,甚至是生存本身都並非必然,於是他在一九一四年二戰爆發後,離開家鄉,前往法國生活,到巴黎的新聞機構任職,希望藉着報道鼓勵人們關心社會,並從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期間,他寫下了小說《異鄉人》,作品了刻劃人與人間的疏離和冷漠,也反映了他對異鄉生活的真實感受。

卡繆站在前排中央,與好友們及站在前排左方的沙特合影。

當時在巴黎擔任高中教師的沙特很欣賞《異鄉人》,他與卡繆同樣熱愛哲學,也致力透過寫作批評及對抗社會的不公義,因此兩人很快就成為摯友,更一度被合稱為二十世紀法國文壇雙壁。當時歐洲大陸正值戰火肆虐之際,卡繆、沙特和其他知識份子主張大眾以存在主義的思想審視世界:面對充滿不幸和痛苦的世界,我們不要沉溺在悲傷中,反而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主動去尋求人生的意義和幸福。可惜,卡繆與沙特後來因政治觀點出現分歧而決裂,自此分道揚鑣。

在《薛西弗斯神話》中,卡繆以終生不斷推石頭上山頂的薛西弗斯比喻所有人,雖然人們一生會不斷遭受勞役之苦,但如果能改變自己的想法,在過程中找到成就感和意義,我們就是幸福的。

卡繆以《薛西弗斯神話》及《反抗者》等著作鼓勵所有人接受生命無常的事實,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不幸,努力在生活中創造意義,爭取屬於自己的幸福。他於一九五七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法國得獎史上最年輕的一位,瑞典學院表揚他藉着作品的清晰洞見,向所有讀者獻上了最懇切的人道關懷。卡繆在一九六零年因車禍逝世,年僅四十六歲,但他對人生的精辟見解和建議,卻會隨着他所創作的戲劇、小說與散文,繼續深遠地影響後世。

「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着病痛活下去。」
阿爾貝.卡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