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的類型及工具

電子支付的形式非常豐富,當中包括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移動支付、自動櫃員機交易等。這些支付方式並不限於我們日常購物,亦便利了商戶與商戶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公司與員工之間等的資金流轉,例如公司支付你爸爸媽媽的薪金、爸爸媽媽支付你的學費、為你在網上預訂各式各樣的活動或網購玩具等,現在都可以透過電子支付辦得到。

電子支付的工具包括電子現金、電子錢包、電子信用卡或智能卡、電子支票、電子匯款等。電子錢包是現金和其他傳統支付工具以外另一種便捷的支付工具,可供用戶以智能手機或電腦在網上或在實體店鋪購物時使用。用戶可經扣帳卡或信用卡、銀行帳戶或其他指定渠道,例如便利店和自動櫃員機等,為電子錢包增值。

電子支付的運作

二維碼(QR code)及近場通訊(NFC)功能,是現時兩種本港最常用於電子支付的非接觸式通訊技術。二維碼是一個可由機器讀取的二維編碼,可儲存內嵌的識別資訊,用作完成交易;NFC是一種無線技術,供兩部配備NFC功能的電子裝置在短距離內進行數據傳輸。所以你去超市購物時,會見到父母用手機靠近讀卡器輕鬆付款,正是依靠這些科技而得以實現。

用戶在店鋪購物,只需在銷售點以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QR code)或輕拍內置近場通訊(NFC)功能的讀卡機,即可完成交易。交易期間,電子錢包應用程式會向商戶發出隨機產生的一次性有效代碼,商戶以此作為獨有的識別號碼進行認證。在付款過程中,顧客無須向商戶提供扣帳卡或信用卡號碼等敏感資料,令支付過程更方便快捷。

本地電子支付仍以八達通及信用卡為主

中國的電子支付網絡發展極為迅速,民眾們日常生活現時都完全離不開電子支付,微信、支付寶、雲閃付等電子支付平台極為普及,微信有逾11億活躍用戶,支付寶亦有達7億以上,截至2019年內地的移動支付已佔個人消費支出比重達60%。觀乎香港的電子支付發展,目前仍以八達通及信用卡為主。現時市面流通的八達通卡超過3,500萬張,年齡在15歲至64歲的香港人均擁有一張八達通,每日平均有超過1,500萬宗使用八達通的交易。信用卡則是香港第二受歡迎的支付方式,每人平均約有2.7張信用卡;2020年就一般零售消費付款而言,就有逾四成人主要以信用卡進行網上購物和店內消費。

隨着政府的消費券計劃,推動了幾種電子錢包在港的普及程度,例如Alipay支付寶、Tap & Go拍住賞等。另外有金管局推行的「轉數快」快速支付系統,提供跨銀行、跨電子錢包的即時轉賬支付平台,港元和人民幣的交易同樣適用;截至2020年年底,已錄得688萬個登記用戶,共處理1億7千萬宗實時交易,同樣是現時香港其中一個熱門使用的電子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