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爸媽有帶過你去看中醫嗎?有沒有發覺中醫跟西醫的診症及治療方法很不同?中醫有源遠流長的歷史,而在香港,中醫亦早於80年代開始發展,到今天經已是一個相當完備的醫療系統了。到底中醫的治療理念和方式是怎樣?小朋友又是否適合看中醫呢?

中醫診症治病的方法

根據中醫學理論,人體本身及人與環境之間是一個整體,可相互影響;從觀察身體的表現,可推測健康的狀況。所以中醫用望、聞、問、切的方法瞭解病徵,在綜合考慮各種致病因素後,為病人作出診治。

望、聞、問、切是甚麼呢?「望」顧名思義就是用眼睛觀察,包括(一)觀察病人的臉色,是紅潤抑或泛黃呢?有沒有精神呢?(二)觀察病人體形,有沒有過胖或過瘦?行動力如何?(三)觀察病人舌頭,又稱為舌診,主要看舌頭顏色是紅、黃抑或白?不同顏色可以反映出身體的狀況。

「聞」就是用耳朵去聆聽,就像西醫會用聽診器聽我們的心跳和呼吸聲,中醫就會從呼吸聲的輕重、有否帶有痰音等,查看病人身體的毛病。「問」診,就是通過發問向病人瞭解其身體狀況、發病經過、發病時間等,亦會用以查詢病人排出物的狀況,例如吐出來的痰是甚麼顏色?排泄物是稀爛抑或過硬?這些都能夠反映病因。

最後的「切」,就是指把脈,即是用手指按住我們手腕上的動脈,從脈搏跳動的速度及頻率,分辨出病症的屬性是冷或熱。

身體內在與外在可相互影響

那麼人體本身及人與環境之間是一個整體,到底又是甚麼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指人體從內到外都息息相關,內臟的問題會透過表徵呈現,例如肝血不足,會導致眼睛乾澀或視力模糊;半夜小便頻仍可能關乎腎臟的健康。

而人體與四時環境也是一個整體,季節的變化,包括溫度、濕度、早晚冷暖驟變等因素,都會影響我們身體,例如香港夏季濕熱的氣候易致暑濕困脾,影響脾胃功能;夏天經常出入冷氣地方,一冷一熱容易導致中醫所說的外感風寒。不同季節亦會導致中醫用藥有所不同,例如感冒發生在夏季,中醫治療時通常用芳香化濕藥袪暑濕,而不用辛溫解表藥發汗。解表就是解除表證的意思。

辨證論治與養生

中醫診斷講求「辨證論治」,意指從望、聞、問、切得到的身體資料,綜合分析所有病情,辨別疾病的成因、部位和性質等,診斷出病人所患何「證」,然後對「證」下藥。例如診斷得出的「證」為「風寒感冒」,就用辛溫解表藥;如診斷為「風熱感冒」,便下辛涼解表藥。

養生亦是中醫提倡的一個保健方式,通過保養身體以達到強身、防病和延壽的目的。養生的方式包括食療、服用保健醫藥及推拿等。食療透過食物達致保健的目的,例如吃多了油炸食物很「熱氣」,可以喝涼茶降火;夏天喝綠豆湯可防暑,冬天喝羊肉湯可禦寒,但感冒的時候就不宜吃羊肉了,因為會影響病情。服用保健醫藥有助長者延緩衰老,有助產後婦女益氣養血,有助大病初癒的人固本培元。推拿就是按壓穴位促進健康的方式,例如經常按摩眼周的穴位可紓緩眼睛疲勞,保護視力。

養生的基礎其實連小朋友都可以做得到,就是要早睡早起和飲食均衡。早睡的意思是最好於晚上11時前睡覺,從中醫的角度,每日12個時辰(每兩小時為一個時辰)其實對應着我們身體12條經絡,每條經絡掌管我們身體不同部分,對應身體不同器官及系統,在適當的時候休息,有助身體器官及系統排毒及修復。至於飲食均衡,就是指不宜偏食,而且凡事要有節制,煎炸油膩、辛辣刺激、生冷冰凍及難以消化的食物,對身體健康有影響,不宜多吃,吃多了失去平衡,身體就會出現毛病了。

人人都適合服用中藥嗎?

中藥的使用應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及病情需要,再配合正確的服用方法,才可使中藥的功效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服用中藥前必須先請教中醫師,對證下藥。

中藥跟西藥的服藥方式大有不同,中藥需要煎成湯劑飲用,一般是一日一至兩次。兒童用藥份量比成人少,成人的藥一碗約八分滿,兒童的則只需半碗。必須要跟從中醫指示服藥,兒童及成人均不宜自己胡亂服用中成藥。

資料來源:衛生署中醫藥規管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