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聽到的「本地文化非遺」,其實就是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即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認識香港的文化非遺,可以從中閱讀香港的歷史源流,有助我們理解這個城市的文化底蘊,更深刻地體會其獨特魅力所在。

哪些是「本地文化非遺」?

目前香港合共有48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當中可能有不少你已經跟父母吃過、做過或者參與過,也有不少能從各式各樣的展覽、電視節目及書本中得以略知一二,小朋友們從中可以得知,香港的文化原來如此豐富多樣,引人入勝,每個項目背後都有其典故。

本地48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可以分為五大範疇,當中包括21項「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例如客家話、圍頭話、閩南話、福州話、潮州話,以及我們日常用的粵語等,另外亦包括謎語、廣東吟誦及宗族口述傳說。你們身邊有沒有人懂得說這些方言呢?

34項「表演藝術」,包括過年、慶典、新店開張等會見到的舞獅或舞龍,還有舞貔貅和舞麒麟,另外還有粵劇、木偶戲、廣東音樂,以及從前漁民唱的鹹水歌等。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範疇擁有最多文化非遺項目,多達292個,包括端午節、龍舟競渡、盂蘭勝會、驚蟄祭白虎及貼揮春等習俗,新界各個祠堂點燈的習俗、宗族春秋二祭、為各神祗舉行的誕辰慶典,例如天后誕、觀音誕、車公誕、黃大仙誕、譚公誕、龍母誕、魯班誕等,功夫如詠春拳、太極拳、洪拳、虎鶴雙形拳、鐵線拳、蔡李佛拳、螳螂拳等亦屬此一範疇的文化非遺,就連食盆菜也是。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就有六項,包括傳統中醫藥文化、涼茶、蛇酒、跌打、傳統玉石知識及傳統曆法等。相信當中最多小朋友接觸過的,一定是涼茶了。

最後是「傳統手工藝」亦有127項,包括各種食物及工藝的製作技巧,例如豆豉、醬料、涼果、醃菜、臘味、月餅、糭、茶粿、粵菜、茶樓點心、打麵、蛋撻、菠蘿包、雲吞、港式奶茶、叮叮糖、龍鬚糖等。工藝就有紮作、花燈、獅頭、燈籠、花牌、牙雕、墓碑雕刻、字畫裝裱、剪紙、廣彩、麻雀牌製作、雨傘製作、棉胎製作等,還有婚嫁的裙褂、長衫、戲服製作等,另外還有棺木製作、戲棚搭建、龍舟製作,以及漁民會用到的編織技術,都有被納入其中。你又吃過幾多種「本地文化非遺」食品呢?

如何能認識更多「非遺」項目?

如果對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興趣想瞭解更多,現時有兩個途徑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第一,從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可以去到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位於三棟屋博物館)參與非遺大本營活動,「非遺大本營」透過一系列多元學習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下,全方位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加學生對非遺的瞭解及興趣。第二,非遺專車計劃——「移動.非遺」學校教育活動將會於2022年駛入全港中小學校園,把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帶到各位師生身旁。非遺專車內設有展覽及互動設施,同時配有一系列教育活動,例如「非遺專車小館長」、「非遺大舞台」、文化遺產傳承手作坊等,希望以有趣和互動的方式提升學生對非遺的認識,讓他們從中學習欣賞和珍惜文化遺產。專車同時備有教師培訓及學與教資源套,向教師介紹各種教授非遺知識和議題時可應用的教學策略和技巧,使非遺教育達至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