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語言學是甚麼嗎?只看字面意思,可能會以為是指學習不同的語言,但語言學其實是一門透過分析語言結構和意義去探討人類語言原則的科學研究。而杭士基在八十年代初所提出的「普遍語法」理論,顛覆了當時所有學者對語言學的理解,更首次在語言學與心理學之間找到了關聯性,在學術界成為了革命性的存在,後來更被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

亞夫藍‧諾庵‧杭士基出生於一九二八年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由於父親是個希伯來學者,杭士基從小就能接觸到濃厚的希伯來文化以及希伯來語文學,並接受到英語以及希伯來語的雙語教育。

從就讀於費城中央高中,到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以文學士的身份畢業,杭士基早期一直生活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直到他在一九五一年獲得碩士學位,便被著名的哈佛大學挑選為其中一位年輕學者,一邊在該校研究語言學,一邊攻讀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博士學位。在這四年間,杭士基開始對當時的語言學有了創新的想法。博士畢業的兩年後,他把這些思想記下來,並寫成了轟動一時的《句法結構》。

杭士基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完成了文學士、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課程。

杭士基在一九五五年受僱於麻省理工學院,短短六年間便成為了現代語言和語言學系的正式教授,一教便教了四十七年,並在二零零二年宣佈退休。他到現在還會以榮譽退休教授的身份在學院進行學術研究和舉行講座,可見他對於知識傳承的熱誠並沒有因為年紀老邁而減退。

杭士基無論對哲學、心理學以及語言學都有無數的貢獻,但其中的「普遍語法」理論可以說是最具影響力的。他認為每個人天生都擁有同一個「語言知識系統」,兒童在接觸自己的母語時,腦中會過濾身邊成年人所發出的聲音,並逐一擬訂那套語言的規則,慢慢學會該語言的正確語法。

當時,行為主義的思想十分盛行,亦經常被用來解釋整個大腦的運作。行為主義派的語言學家認為我們所有行為,包括講話,都是因為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的反應。因此,兒童只是經過無數次錯誤的嘗試後學會「正確」的語言。但杭士基當時狠狠地批評了這個思想,認為它並不適用於語言學。語言有太多可能性,每個人看到一朵花都會作出不同的反應、說不同的話,因此不能與其他被行為主義主宰的生理反應相提並論。

正是這種對尋求知識的熱忱,以及無懼與大眾「唱反調」的勇敢,讓杭士基成為了現今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即使將於今年年底踏入九十一歲,他仍然活躍於學術界,到現在還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授課呢!

「語言不僅是字句,它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傳統;一個社區的團結;創造社區定義的整個歷史,這些全部都能在語言中體現出來。」
諾庵.杭士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