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文化近年掀起熱潮,有素食支持者認為減少吃動物肉有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之餘,也對身體有益。有着肉類口感、植物成分的「植物肉」也應運而生。現在不少大型超級市場或餐廳都有出售植物肉產品,到底植物肉是甚麼?它的營養價值與一般動物肉相比,有何差別?
甚麼是植物肉?
植物肉又稱為「人造肉」,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由植物蛋白製成,透過加熱、擠壓和冷卻等工序,使植物蛋白的外觀和口感變得跟肉類相似;另一種是以動物幹細胞培育而成的肉製品,當中會加入各樣營養成分和添加劑,使它貼近真肉的質感和味道。現時市場上出售的植物肉,多是由大豆、豌豆或其他穀物的植物蛋白製成的仿製肉,它們跟動物肉一樣需要冷藏,煮熟後也會由紅色變成熟透的褐色。
為何要研發植物肉?
人類對肉類的需求有增無減,巨大需求卻引致畜牧業規模日益增大,溫室氣體排放,加劇全球暖化和氣候變化,使農作物收成及供應變得更不穩定。為了應對由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引起的糧食危機,各國政府和科企近年紛紛投資在新式食材的研發,而植物肉是其中一個最備受期待的研究方向。世界各地的研發團隊認為,先進科技讓植物肉的口感和營養得到大幅改善,期望植物肉未來有機會為人類提供可持續性的糧食供應。
植物肉的營養價值
肉類是蛋白質和脂肪的主要來源之一,為人體提供運動所需的熱量。植物肉同樣含有豐富植物蛋白,並透過加入不同配料及營養素,令植物肉的營養和味道更貼近動物肉類。食物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不論是植物肉或是其他新式食材,進食前若先瞭解食材的營養和成分,就能吃得安心。
脂肪
植物肉的脂肪含量比一般紅肉少。專家指,以一百克肉為例,植物肉的總脂肪量比豬肉少約六成。但為了令植物肉的味道和質感更貼近普通肉類,製作過程中加入了含飽和脂肪的椰子油和棕櫚油,若經常食用,亦有機會致肥。
膽固醇
相比動物肉類,植物肉一般膽固醇含量較低,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所幫助。但是,植物肉若加入了椰子油或棕櫚油等飽和脂肪,過量攝取也有機會增加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因此也不應過量食用。
蛋白質
植物肉與動物肉的蛋白質含量相若。不少植物肉都採用黃豆的大豆蛋白作為主要成分,這是因為大豆蛋白較容易被人體吸收。另外,豌豆和小麥同樣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因此亦常被用作製作植物肉。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能刺激大腸肌肉蠕動,有助預防便秘,讓我們保持腸道健康。此外,含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需要用較長時間咀嚼,有助產生飽肚感,幫助減低食量。食用膳食纖維的好處多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日應最少攝取二十五克膳食纖維。一般豬肉的膳食纖維較少,而每一百克植物肉就能攝取約二至四克的膳食纖維,佔一天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的一成。
鐵質及其他微量營養素
鐵質、鈣質、鋅和維他命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植物肉的營養素經人工加入,部分產品的鐵、鋅和鈣質含量較傳統紅肉高。另外,植物肉所含的「豆血紅蛋白」,也就是一種由大豆根部發酵而成的營養素,亦含有豐富血紅素。
鈉質
大部分植物肉在製作過程中經過調味,加入了鹽及各種味道添加劑,因此鈉質比一般動物肉多。若大家考慮以植物肉入饌,建議控制油鹽用量,並遵循低溫、少油、少糖及少鹽的健康烹飪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