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的問題,令大眾對醫療系統和社會照顧的需求有增無減。社會需要全面而可持續的醫療、疾病預防及復康服務,除了有賴公、私營協作及醫社合作,把焦點須從治療轉向疾病預防,建立良好的基層醫療服務是關鍵所在。香港復康會透過支持食物及衞生局的地區康健中心計劃,承辦中西區、東區及沙田區共三個「地區康健站」,提供以預防為本的醫療健康服務,包括健康推廣及教育活動、風險評估及篩查,以及長期病患管理等,促進市民的預防性健康管理意識,為本港的基層醫療服務作出貢獻。
為促進復康和基層醫療的協同效應,香港復康會聯同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早前於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李兆基會議中心舉行《協同復康與基層醫療‧邁向社區健康生活及持續發展》周年會議,邀請政府官員、海外學者及本地醫療和復康界專家探討如何在香港推動復康和基層醫療的整合,透過經驗分享促進各地合作和交流。
會議安排了社區復康網絡的使用者及家屬盧先生及盧太太分享心聲。盧先生在2010年中風後,在太太介紹下參加了社區復康網絡的課程,從中瞭解到透過鍛鍊身體機能、自律及自我管理能有助復康進程,同時能夠從同路人身上獲得經驗及復康心得,自己亦可練習說話技巧,重建自信心。而身為長期病患照顧者的盧太太亦透過社區復康網絡及照顧者計劃發揮出同路人自助互助的精神,分享自己的八段錦知識、為中風照顧者關顧熱線擔任義工,並向其他患者及照顧者分享心得。「我亦透過參加香港復康會的『地區康健站』學習健康飲食及普拉提運動等知識,讓我認識到基層醫療的重要性,獲益良多。」
香港復康會的三個「地區康健站」提供以預防為本的醫療健康服務,透過鼓勵市民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及定期參與健康風險評估及篩查,推廣健康及教育活動及長期病患管理等資訊,如預防三高,或紓緩失眠、長期痛症等,促進市民的健康管理意識。
香港復康會行政總裁梁佩如博士認為從家庭開始植根健康的生活模式,可幫助提升社會的健康意識,長遠可減低中風及長期病患的數字,減輕醫療系統的壓力。「健康的生活模式從家庭開始、從小培養是最理想的,因為長期病不是一朝一夕的,是由長年累月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我們都不希望等到中年有高血壓、糖尿病時才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甚至三十多歲便要面對中風危機。其實很多長期病甚至是情緒病都跟缺乏運動有關係,因此我們的地區康健中心積極向市民宣傳早預防早治療的概念,提供預防疾病、早期診斷和慢性疾病管理的資訊和服務,同時透過不同活動,如步行地圖、『健康行返嚟』等活動,鼓勵一家大小一同步行運動,讓大眾由家庭開始融入健康生活。」
如欲瞭解「地區康健站」所提供的服務及活動,請按此登入香港復康會「地區康健站」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