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面前的中三女生,因為𠝹手行為和自殺念頭被學校轉介來接受臨床心理服務。她談吐有禮,表面看來情緒沒有甚麼異樣,臉上卻隱約掛着一個微笑,一個似乎想令人安心卻令人越看越不安心的微笑。
會談中我問她:「聽着你一直以來被同學們排擠,想必很難受,家人知道你的困擾嗎?」
她淡淡回答:「我爸爸像老闆對員工一樣,只會叫我讀好書考好試,不會關心我的其他事。至於媽媽,我曾經有跟她提過,她叫我不去理會那些同學便是,無須為小事不開心,所以我也沒有多講,她也夠多煩惱了。」
女生的父母最初知道她確診抑鬱症時,即時表示「沒有這麼嚴重吧」,認為只是年輕人面對學業和社交上的挫折而一時鑽牛角尖,女生並無問題,更一度覺得她沒有需要接受治療。
當年輕人的精神健康出現狀況時,不少人可能歸咎父母對子女的情緒缺乏理解和溝通。不過,其實父母那一代於成長過程中,對情緒的認知也相當不足。我們大多數人自小都被灌輸快樂才是好的、正常的,而負面情緒就是不好的,代表懦弱、羞恥、不健康。成長中發出過的情緒訊號可能被照顧者漠視或否定,於是逐漸習慣把低落、焦慮等負面情緒抑壓。當成為父母後,也不知不覺間把這種認知傳承下去。面對子女發出情緒訊號時,自然也不懂得如何招架。
當積壓日久的情緒無法恰當地抒發調節時,便容易形成各種情緒或行為問題。上述的女生便需要用上好一段日子去重新認識情緒本來並沒有對錯之分,而是像我們其他生理訊號一樣,引導我們去正視和理清個人的需要,如飢餓令我們覓食,疲累讓我們入睡一樣。只有如實接納情緒的出現,才能聆聽自己的需要,尋求方法解決可以解決的問題。這是我們任何一代人都需要用生活來修練的能力。
經過數月的治療,女生內心的眼淚和痛楚終於得到確認被釋放,不再需要透過𠝹手來紓緩,重新尋找空間滿足被接納和欣賞的需要時,臉上的笑容也慢慢變從容了。她的父母也開始明白,他們本來就是女兒最大的後盾,只要接納回應女生的情緒,在她經歷失望、傷心、沮喪的時刻陪伴同在,而非試圖扯開話題或着眼成績表現而迴避情感上的溝通,她便可以從這份連繫拾回力量和信心,繼續探索。
【寫滿愛.愛滿瀉 — 幸福精神運動】文章分享 │ 撰文:認可名冊臨床心理學家廖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