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每位小朋友都可享12年的免費教育,由小學至中六讀書都是免費的,令大家都認為「上學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你又有沒有好奇過,到底為甚麼我們要日復日地去上學?上學又是由甚麼時候、怎麼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呢?
「學校」這個概念和存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時期。在西方,學校的起源於古希臘歷史。古希臘文化是當時歐洲文明的基石及西方精神的泉源,早於公元前387年,著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雅典附近的一片樹林里創立了「柏拉圖學園 (Academy)」,為歐洲正式建立了學校文化。當時每個王國都會注重自己擅長的領域,如軍事王國斯巴達培養男性成為優秀的戰士;雅典則透過培養孩子的體能、音樂、哲學等,發展人類的心靈精神層面。
而中國最早的學校據估計是始建於周朝,而在清朝後逐漸出現太學(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這種由官方創辦的學校。在周朝,學校是替統治階層的人們培養下一代的品格、禮樂、讀寫和軍事技巧的場所,學習的內容隨時代和需求而變遷,例如在商代學校已開始讀、寫及算術教育,西周時則將學校教育分為「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逐漸完善及改革學校制度。
隨着時間及文明的推移,教育體系得到了不斷改進和發展,學校變得更加多元化和普遍化。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出現、不同教育階段的劃分(如小學、中學、大學)等,都進一步豐富了學校的形式和功能。上學在現今世代之所以是我們的「必需品」,便是因為歷史用了幾千年的證實出群體教育對個人和社會都能帶來莫大的益處,也是建立文明社會的基礎。
上學對於學生而言或有不同意義,有的會期待到學校與朋友見面、玩耍,有的會每天期盼學習新知識,孕育出不同性格及想法的靈魂。社會要我們上學的真正目的,便是希望使我們成為具備思考能力的人,同時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所以,與其愁眉苦臉地大喊「我不想上學!」,倒不如學會享受與同學一起學習新知識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