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期間,熱賣書籍是各款補充練習,小朋友被記者問及母親買了大批補充練習的感受時,一臉苦惱!家長既然關心子女的學習,有沒有考慮過其他既能增長孩子知識,又令他們愉快學習的方法?最近參加一個小學生學習人工智能的分享會,看見小朋友熱心地介紹學習成果時,覺得香港的家長在新時代應該要有新思維。這批小學生參加一個計劃,聽完講座吸收了人工智能的知識後,要在工作坊中學習如何搜集適合的應用程式並分享出去,以便幫助長者、視障和聽障人士優化生活。

他們先體會視障人士活在黑暗之中,理解聽障人士在戴口罩時無法使用唇語溝通,又瞭解長者享用不到一些網上服務,隨後便動腦筋為他們解決難題。這種體驗式學習模式跟教育家杜威倡議的「做中學」很相似,跟大專最近流行的「服務學習」理念一致,有很多優點。孩子們對人工智能的技術及知識有更深刻的記憶。傳統教學是將知識「塞」進學生腦袋,而有效的教育其實應由學生建構知識。在這個計劃中,小朋友不僅學習,而且將所建構的人工智能知識分享給弱勢社群,將學習心得從腦袋中「拔」出來。

這種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體現了教育理論中的「深度學習」,學生亦覺得所學的知識有用,可以幫助別人。在分享會上,小朋友喜孜孜地說會教導家中及鄰居的公公婆婆使用「智能八段錦」應用程式,會把「Seeing AI」應用程式分享給盲人輔導會的成員,看得出他們日後會更有興趣學習人工智能技術。在人工智能時代,創意思維技巧極度重要。家長若果希望孩子能勝任數碼公民及知識工作者,應該鼓勵子女多參加體驗式學習的課外活動,讓他們「做中學」,激活創意細胞,而不是督促他們在家中做補充練習。

李月蓮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教授,曾任職多間傳媒機構,現為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督導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涵蓋傳媒教育、數碼世代和新聞網站,身兼香港傳媒教育協會副主席,多年來積極推動本港傳媒教育。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