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兒童及青少年都有使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及微博等社交媒體的習慣,在網上跟朋友分享興趣及資訊雖然充滿樂趣,但同時也暗藏危機。家長應如何協助子女避開網上陷阱呢?

社交媒體潛在風險
社交媒體有各自的功能及使用方式,一般都設有即時通訊的渠道,以及讓用戶張貼個人資料及照片的功能。使用時,如不慎透露太多個人資料,有機會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利用個人資料進行違法行為。社交媒體亦是惡意攻擊者的目標之一,攻擊者可以透過社交媒體發佈惡意內容或散播惡意程式碼,他們能編寫看似正常的應用程式,使電腦在機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受到感染,亦可能會探取用戶更多個人資料,如帳號及密碼等,以便令惡意軟件迅速傳播。另外,亦有騙徒利用聊天室或即時通訊功能,與兒童和青少年聊天,故意博取信任,或利用他們的秘密或把柄,進行網上詐騙或誘拐。

安全建議
家長應先瞭解保障個人資料的基本原則,不應在未經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公開他們的生活片段或照片,並要提醒孩子不要胡亂上載照片或留言,因為即使在社交媒體限制了分享對象,或把已上載的檔案刪除,網絡上也是有記錄的,別人也有機會存檔、列印或轉送你的檔案。家長應教導孩子開設社交媒體帳號時,設定較難被猜中的密碼,避免帳號被盜用,亦要不時檢查及更新社交媒體的私隱設定,確保使用最新版本的設定,以免暴露個人資料。在網上聊天室及即時對話中,不應向網友提供過多個人資料,尤其是住址、電話號碼及身份證號碼等,減少資料外洩的風險。

教導孩子不要輕易相信網友的說話,不應與認識不深的網友單獨見面,亦切勿回應任何涉及不良內容的對話。平日可保留網上聊天的對話紀錄,如日後遇到問題,可作為證據。不少人都喜歡用智能手機的定位功能在社交網站「打卡」,標示出自己身處的地點。家長應教導子女避免於網上公開自己的行蹤,保障自身安全。另外,家長應提醒子女如收到陌生人所發送的連結、圖片或其他檔案格式,切勿隨意點擊。如遇到任何問題,應與父母或老師商量。

參考資料:「安全的網上社交網絡活動」資訊安全網、「家長秘笈(網上私隱篇)」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