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於三月公佈「二零一八全球快樂報告」,在一百五十六個國家中,香港排名第七十六位。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快樂的定義是甚麼?這個看似非常簡單的問題,千百年來無數人不斷思索,卻未能找到最終答案。於今期「通通都識」,《黃巴士》將帶領大家從不同角度探索這個生命的重要課題。
全球快樂報告
「全球快樂報告」由聯合國於二零一二年首次發佈,是世上首份以快樂為基礎的國際調查報告,讓成員國能夠以此為指標制定政策、推動國家發展。報告由多名經濟學家、心理家學和統計專家參與,根據六個因素︰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健康壽命、社會支援、人生抉擇自由、免於貪腐及慷慨程度作出評分,再根據綜合評分制定國家排名。
聯合國代表解釋,在報告的標準下,除了經濟繁榮外,如人民對政府有信心、對社會感到信任、面對不平等的情況少,快樂程度便越高。過去結果顯示,全球最快樂的地方普遍為北歐國家,至於敘利亞和也門等正處於戰亂的非洲國家則最不快樂。在二零一八年的報告中,芬蘭、挪威及丹麥分別位列三甲,香港則排名七十六位,為歷年最低,相比二零一二年下跌了三十位。
香港快樂指數
以香港為主的「香港快樂指數」調查亦發現香港人有越來越不快樂的趨勢。這項調查由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於二零零五年開始每年進行,以問卷形式探討市民在經濟、政治、社會及文化氣候下的快樂感受,涵蓋內容包括政府施政、公共政策質素、媒體評價、居住環境,甚至關愛、智慧、堅毅及行動等有助產生快樂感覺的心理因素。調查以一百分為滿分,去年整體得分為六十九點七分。
調查發現,工作壓力、工作時間長、財政壓力以及經濟持續不景氣,是導致香港人不快樂的主要原因。另外,本港青年不快樂的原因,主要與缺乏清晰人生目標和社會紛爭不斷有關,令他們在生活上感到很大挫敗感。
香港兒童快樂調查
以上兩項調查皆以香港整體社會為主,那麼香港小朋友的快樂狀況又是如何呢?香港小童群益會特別以六至十七歲兒童為對象,以問卷方式詢問他們是否快樂。二零一六年的調查名為「香港兒童快樂因素調查」,嘗試找出使兒童感到快樂的因素及活動。由受訪者選出的首三個快樂因素為「放假」、「成功做到想做的事」及「獲勝/獲獎」;至於首三件使他們感到快樂的活動則是「和朋友一齊玩」、「去郊外/離島/旅行」和「玩手機」,不知各位小讀者是否有同感呢?
二零一七年及一八年的調查分別以「睡眠與快樂」及「運動與快樂」為主題,結果均顯示充足睡眠與適量運動對快樂有正面影響。今年的調查結果亦顯示,超過六成小朋友感到快樂,但其中六至八歲兒童的快樂指數連續兩年下降,小童群益會代表解釋或與讀書壓力及家長的學業期望有關。
長達七十五年的快樂研究
哈佛大學曾進行一個為期七十五年的研究,希望瞭解快樂人生的秘訣。研究團隊從一九三八年開始,分別追蹤七百二十四名青少年,每年詢問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等狀况。研究對象分別來自兩個背景,一組是哈佛大學的學生,另一組則出身自貧困家庭,隨着研究持續進行,各人的人生走向截然不同,有些人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有些人患上精神疾病,但最終結果發現決定生活是否快樂的主要因素並非名譽、金錢或地位,而是正面的人際關係。研究顯示,和家人朋友擁有親密關係的人不但心靈比較快樂,身體亦較健康、活得更長壽,因此,良好人際關係是快樂人生的基礎。
從哲學看快樂
上面提到的不同研究各自針對特定的條件和因素,嘗試理解它們與快樂的關係。但是否只要滿足了研究中提到對快樂有正面影響的條件,便能確保快樂,相反則只能活在悲傷中?另一方面,快樂是一種內在的主觀感覺,除了研究中測量的外在條件外,是否也受個人性格、經歷和價值觀影響?
近代哲學家卡繆曾寫過一本名著《西西弗斯的神話》,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裏的一個人物,他受到天神懲罰,要把一塊巨石從山下推到山頂。但每當他把巨石推到山頂後,巨石便會滾回山下,西西弗斯只好再次將它推上山。這個動作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在天神眼中,這種徒勞無功的工作便是最可怕的懲罰。但卡繆說︰「我們必須想像西西弗斯是快樂的。」
大家可能疑惑,西西弗斯怎麼可能會快樂呢?如大家被懲罰推巨石,在臨近終點之際一次又一次看着它滾回山下,仍然能夠不失希望地堅持下去嗎?西西弗斯雖然面對如此荒謬的懲罰,但他卻沒有放棄,當他再一次選擇把巨石推到山頂,代表他仍掌握着自己的命運,單是這個奮鬥的過程便足以令他感到滿足,而且當他決定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懲罰便失去了它的意義。
卡繆以西西弗斯的故事比喻我們的人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不斷重複、沉悶、看似沒有終點的事情,如學習和工作,但若我們能夠轉換想法,享受自己努力、艱辛的過程,便能夠找到快樂。不知這個故事會否為各位小朋友帶來一些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