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蜘蛛俠遇上變型俠醫》——運用聯想和想像兩種思維能力於寫作
《何謂國家?自由又從何說起?》——兒童公民教育班
《無法無天最牙煙》——兒童法律班
《唔使旨意呃到我》——如何辨識傳媒 報導的真假
《由錢入心》——兒童理財班
《成碌木》——家居木工工藝班
《我最夠薑》——子薑醃製班
以上是剛開幕的「小島學園補習中心」開辦的部分課程,這家非應試補習社,以「四學」——知識、技藝、思維、品格——為課程範疇,實踐創辦人陳葒校長的教育理念:中小學基礎教育應在這四方面培養學生成長,讓學生擁有日後立足社會、開創人生的條件和能力。事實上,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網絡時代,很多資料都可以靠手指在鍵盤上一「Click」而就,全球的教育家都提出過:未來人類的競爭力,早已超越了單單透過傳統「死讀書」可以培訓得來。陳葒校長表示:「我們的下一代要面向未來,學生的四學能力必須全面而平衡地發展。我最初的理想是成立一家實體學校,後來因為種種現實問題打消念頭。2015年,我開始在大浪村辦小島學園體驗營,每次都會招攬不同的熱心導師,讓不同背景的學生報名參加,希望透過靈活的師資及收生制度,讓更多師生接觸及體驗小島課程,讓當中的『四學』理念更廣泛地傳播開去,為主流學校樹立範例。可是,這個方法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師生要參與小島學習,須攀山涉水地坐船到大浪村,而且由於體驗營為期約一星期,只能於長假期間舉辦,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把理念和課程帶出小島,接觸更多家長和學生。」
2016年,陳葒校長的創新教育理念獲馬會資助,成立了賽馬會創新教育工作室,有機會走入社區及商場示範獨特的教學法,以及透過辦報宣傳。可惜兩年下來只見淺層功效,校長考慮到這種形式對改變現今教育生態的作用不大,於是便決定研發新模式,希望延續小島學園體驗營的課程,增長學習時間,在地理較為方便的區域辦學,把小島上優秀的教學經驗注入社區,接觸更多師生——位於長沙灣的「小島學園補習中心」應運而生。
可以想像的是,開辦一間如此「非一般」的補習社不大可能爭取到資助,唯有四出邀請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及合作,現時「小島學園補習中心」以社企形式運作,期望開創教育先河,改變「補習一定為考試」的文化。
陳葒校長常被形容為一個有教育潔癖的人,他的教育理念,其實就是人類最原始的教育理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人人都明白要做,到底有多少人在做?陳葒校長最著名的教育創舉,是於2009年辭去直資學 校校長一職,成立「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補天),為基層兒童提供單對單補習服務,實現「教育平等」的理念。到了2015年,他又開展性質及對象皆截然不同的「小島學園」計劃,到底是甚麼驅使他推行這個項目?
「肯定不是單一的原因,而是一種累積。等於當年我辭職去成立『補天』,亦不是因為有單一的事情刺激我,而是因為不斷看到孩子在教育體制內貧乏又沒有人去幫
助,我就想:這樣下去不行,不如做一點事情吧。香港教育過分着重分數,遠在我做教師或校長時已是根深柢固,現時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形成了不斷加深課程的惡性循環。這個時代的老師大多都是經應試主導的教育制度培養出來,難怪他們會將自己的學習經驗套用到教學上,盲目生硬地追趕課程進度,高壓操練考試技巧,因此學生的學習自主空間及思維均受到很大壓抑。我們應盡力改變這個不良風氣。時代不斷推進,學生的學習需要也不斷改變。為此,外國早已開始推行各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以迎合這些學習需要,可惜香港仍堅持19世紀般不合時宜的教學方式。為了我們的下一代,香港教育必須改變。改變可從兩方面着手:第一,
讓學生在較愉快的氣氛下學習,讓他們少一點枷鎖,多一點快樂:第二,希望他們所學的技能和知識,能夠派上用場,助他們將來立足於社會,有所成就。」
既然說「小島學園補習中心」的課程是小島學園體驗營的延續,不如就讓我們來看看一般目標對象為小學生的七日營內容,以便更全面地瞭解孩子如何透過七天的活動接觸「四學」。陳葒校長解釋:「七日營想展示的就是我們心中的學校:孩子在一周內應該怎樣上課、上哪些課、老師應該怎樣跟學生相處,甚至還有一些宿舍時間,因此我們都有中文、英文、數學、通識,這些是常規知識範疇,另外還有技藝範疇,主打五行課:金、木、水、火、土。
『金』,第一年主要是金工,例如電和金,到了第二年,也包括現在很流行的STEM,例如機械及科技等。
『木』就是木工。
『水』就是水上技能及水上求生,例如紮木筏、划獨木舟、認識水流和天氣。
『火』就是教煮食,要懂得用一些材料和用具做飯。
『土』就是耕種,懂得種植。」
「思維方面,我們有兩個主要方向,包括把思維課程滲入到課堂中——中文及英文課都會包含創意思維,戲劇課就更加強調創意思維,建築課會讓學生透過設計教具自己設計甚至組裝建築物:另外一個訓練學生思維的是『4A研習』,學生們要體驗實際的周邊或社區問題,然後發揮創意,以及思考如何解決,不僅是寫一份計劃書那麼簡單,而是要實際行動。」
「品格教育會被滲入課程當中,日常自理方面,學員要學洗衣服、做飯及收拾床鋪等;訓練式的,就包括一起去紮木筏及出海,可鍛鍊他們勇毅的品格;至於茶藝課等,就是薰陶優雅的品格。」
「由於營期只有七天,我們不能把每一個課程都安排到課堂裏,所以在七日的課程內會有一些自主課,同一個時段內,老師會開不同課堂給學生選擇,並邀請外間的專家來開課,五花八門。我們也會教授關於環保和貿易公平等知識,但這不是常規的,哪些老師願意來教就會有,也是四學課程的一種。除了正式的課堂之外,夜間也有活動,例如營火會、燒烤及紮營,其實紮營亦是屬於技能方面的。營期結束當日會有一個成果展,由學生向家長展示這幾天學到的東西。」
「教學模式方面,我們不用傳統的『我教你聽』,而是『4A』——學生多點Autonomy(自主),不要劃一要他們怎樣做,除了自主創意之外,也包括他們完成的速度和完成的方式。另外就是Authenticity(實境),既然在小島上課,每一堂都希望能結合到真實的環境,譬如中文課寫詩,可以樹葉和樹枝為題,木工就更加可以拾木頭回來自己做,就是盡量做到與實境結合。Association(關連)就是不可以在課堂完結後孩子甚麼也沒有做到,至少連繫到他們的行動,要讓他們動手,再高深一點,最好能連繫到他們的真實生活,甚至是社會議題上。Achievement(成就)就是老師的理念及設計,如果在技藝方面就會容易一點,如果是教語文的,老師的考慮可要周詳些,由於學生是混齡學習,學習差異要想辦法解決,例如在設計作業上多想兩個方案,或在進度上允許不同學生都可以獲得成就和成功感。Achievement第二個層次就是真的能達成某些東西,有些學習的成果或技能真的可以在現實社會中有所成就。」
陳校長表示,小島體驗營的整體成效非常正面,除了孩子玩得開心之外,他們對學習的動力及興趣亦明顯提升,家長的迴響包括:孩子變得更懂事及主動,回家會自覺地幫家人做飯等,亦有家長跟校長說孩子看新聞後,會跟父母討論:「這究竟是我們個人需要,還是社會的真正需要?」這都是從體驗營課堂中學到的東西。當然,體驗營建立的是孩子們的意識,而不是習慣,因為短短七天是建立不了習慣的,回到家之後,如何把發掘到的習慣意識以及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延續,也要靠家長與孩子溝通。
如果大家認同陳葒校長面向未來的教育理念,期望培育孩子21世紀的競爭力,請瀏覽「小島學園補習中心」臉書:www.facebook.com/HopelandEdu/
留意最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