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皓光綽號「野人」,是本地環保大自然教育專家。二零零四年香港大學畢業後,他隨即搬入上水居住,並於雞嶺村一手創立自然教育組織「自然脈絡」,全身心投入自己嚮往的沉浸式環保自然生活,希望透過自身的實踐和自然脈絡的課程,啟迪香港父母和孩子,放低對大自然的錯誤觀念,領略何謂真正優質和快樂的生活。
人要活得開心先要令環境變好
野人居於錦田八鄉亞公田村,從錦上路西鐵站轉巴士前往,只需大約十五分鐘,即可享受到寧靜的鄉郊環境。野人一家四口有兩間石屋用於起居生活,屋旁有片菜田,種植番茄仔、生菜和香草等植物;他更擁有一個小型工具倉庫,放滿整全齊備的工具,方便他進行日常建設及維修。石屋後有他修葺過的斜路,可以通往小山坡,山坡上則有由實習生幫忙建設的兩處平地,日常用於上課。山坡上放了一把野人用竹自製的椅子,坐着可以遠眺開揚山景,一派悠然自得。他的幼子仍未到上學年紀,日常就跟着父母在山上閒晃。眼見孩子冷鋒之下未懼水冷,堅持要幫媽媽沖洗和摘蔥。野人說夏天太炎熱時,就會在自己建造的室外浴池和孩子們玩水降溫,成為沒有冷氣的日常。
野人並非從小便喜愛大自然,相反,小時候在媽媽的教育下認為大自然是骯髒和危險的。「小時候很少接觸大自然,即使偶爾會跟父母去行山,都只屬『打卡』性質,因為媽媽認為泥沙很髒,昆蟲很可怕,大自然周圍充滿危險,結果每次去到,這裏骯髒不准碰,那裏危險不准去,這樣的薰陶下又怎會喜歡大自然?」
直至長大後對環保充滿興趣,他才意識到環保是人類生存的基本:「人類生存基本需要一個正常環境,才有資格去講健康。諷刺地今天我們喝的水、呼吸的空氣,以至吃的食物都充滿污染,這些都是人類生存基本所需。人要活得開心,基本先要令環境變好。」讀文科出身的他,唸大學時未能選修環境科學的科目,最終他選擇於港大修讀康樂管理。大學時期他報讀了一些環保生態遊課程,可惜所得到的體驗都比較失望。「例如去看中華白海豚,學到要保育海洋生態後,午餐卻給你派粟米斑塊飯,環保不應是這樣。」直至他遇上一位好老師,為他重新詮釋真正骯髒的其實是我們日常用的蚊怕水、防曬、殺蟲水和洗頭水等,這些化學物才是地球污染的來源。這位良師更告訴他在香港都可以生活於大自然,種種啟蒙令他在大學三年級時已立下志向,要從事自然環保教育的工作。
野人二零零四年一畢業便創業,雖然父母不太贊成,但他一股腦兒便搬進了深山居住,並創立自然脈絡。「我不覺得山裏的生活艱難,因為我有一個信念就是『習慣不代表正確』,在城市生活的方便和懶惰並非正確的生活觀念。我覺得自己之前的生活方式錯了,所以早就預備好所有東西都要從頭學習,重新適應另一種生活。」初出茅廬的他盡量給予自己最多機會去學習在大自然生活,以祈糾正以往在城市一些錯誤的生活習慣,例如開冷氣,希望從實踐中快速成長,建立豐富的大自然閱歷、體驗和生活技能,這樣才能正式開班教導其他人。
環保是減少耗用大自然資源
野人心目中的環保,是從減少耗費大自然資源出發。「人跟所有動物都一樣,生存在大自然中,必然會耗用大自然的資源。問題是不要取用多過你所需要的,像我認為環保很重要,更應用得比所需的少。例如每人家中基本都需要一張桌子,假如我能夠連這張桌子都省下,便可以減少耗用一些大自然資源。」野人家中大部分物資都是二手的,從電器、傢俬,以至衫褲鞋襪,每個層面均以人棄我取為原則,減低自己生活在地球帶來的影響或傷害。
有些網民將野人這種生活方式詮釋為低物質,認為他是基於低收入才樣樣要用二手,他卻不以為然。「我認為環保不應是苦行僧的生活,相反,環保生活理應是一個更優質的生活。甚麼是優質生活?在這裏生活我可以享有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源、自家種植的蔬菜,還有寧靜的環境,比起生活在城市更好。新衣物其實有很多化學物殘留,我穿已經反覆洗過的二手衣物,化學物早已消褪;傢俬亦一樣,二手會比全新的較少甲醛。像我這種人棄我取的生活模式,亦意味着所花的錢更少。既然不用太多錢,便可以減少工作,保留更多時間給自己生活。香港人最缺乏的就是時間,能夠將更多時間回饋及應用在生活上,陪伴家人,做自己喜歡和認為有意義的事,這些都是我認為優質生活的體現。」現時野人在自然脈絡維持三天半的半職工作模式,上班時間有彈性;部分時間會到香港專上學院做兼職講師,每月總收入大約一萬元,扣除屋租六千元,尚有四千元用作生活所需。「要過優質和快樂的生活,其實不用花太多錢。」
孩子成長最需要的不是錢
野人與太太育有兩子,長子約六歲,剛升上小學,幼子未到三歲。對於每月只有四千元作生活開支,要養育兩個孩子,他完全不覺困難,因為他認為孩子成長最需要的並不是錢。「我們花在孩子身上最多的,是興趣班和玩具。玩具二手其實有很多,甚至全新的都有人丟棄;我們亦會自製,自製玩具可以切合自己的需要和玩法,從中學到很多技能。至於興趣班,我大仔學游水不過幾十元一堂,負擔不大,況且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值得孩子學習的技能,不必參加太多興趣班,只要多點跟父母一起生活,已是很好的學習。」野人指現時父母都沒時間跟孩子一起,衍生出很多病態,見傳媒喜以港爸、港媽及港孩去稱呼香港的父母和小朋友,便反映出不少家庭的生活技能出現問題。「只要你肯花時間陪小朋友煮一頓飯,其實已經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例如掌握時間、火候和分量,學習重量和容量等。只要用心生活就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
野人的長子自理能力強,生活技能比一般小朋友高,因為爸爸願意事事與孩子一同參與。例如日常踏的單車壞了,他們會一起學習更換鏈條、維修腳踏、為車胎打氣等,最近他更跟爸爸學習更換插頭。野人認為小朋友對生活的參與度,其實取決於父母是否懂得生活,假如母親日常不煮飯,怎樣教孩子煮飯?父親對水電木金工沒有認知,孩子亦不會認識。「在城市生活太方便,令成人都失去了生活的能力。因為父母不懂,自己不能判別做這件事有沒有危險性,自然不會放心讓小朋友去做,這樣就會導致教養方法不同。」
香港的教育重視學術,孩子生活技能掌握得再好,不代表能適應本地的學習模式,不過野人從不擔心自己育兒的一套會令孩子跟不上教育制度的要求,反而相信這種生活模式可以彌補制度的不足。「我是香港大學畢業的,獨自搬到山裏生活時,才發現自己像個幼稚園生,甚麼都不會。我問自己,我已經是港大畢業,為甚麼連生火煲水這麼簡單的東西都做不來?為甚麼我過往學習的東西都不能解決我生活上的困難?例如我要掘井,要駁水喉,全都沒有在學校學過,教育制度實在脫離生活太多了。」
避免迷失於物質之中
有網民批評野人,在這種匱乏的生活中育兒,將來在學校面對比較,可能會令孩子們感到自卑,與其他人產生距離,難以融入群體。野人對此依舊以平常心回應:「比較在所難免,但不用太過在意,畢竟你無法擁有所有的東西。即使你有百億身家,都可以遇上更富有的人,全球首富都要輪流做。別讓孩子沉迷這個鬥多的遊戲,父母應教孩子認清楚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而非給他最多的物質。」
野人已有心理準備,因比較而產生的物慾會反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重要的是父母對生活的要求和看法一致。「假如住在這裏的父母常把住進豪宅的願望掛在嘴邊,叫小朋友將來要用心讀書賺錢,就會令他們認為這種鄉郊生活是不好的,需要改變。假如父母表現得喜愛和嚮往這裏的生活,孩子都會喜歡這裏。同樣住在一個地方,不同的態度會令孩子對生活有不同的印象。搬來這裏,是我們認為對小朋友最好的選擇,我希望讓他們在這裏成長,這種生活環境跟我希望的是一致。物質太豐富會容易令孩子迷失,父母過簡單的生活,小朋友都會較容易湊。」
順從孩子天性發展
野人酷愛大自然,育兒亦追求自然而為,以順着孩子天性發展為依歸。「小朋友天生便會學習,是大人加插很多限制阻止他們去學習。例如孩子喜歡走動,你叫他不要動;孩子喜歡摸東摸西,你要他不要摸;孩子主動問問題,你叫他不要問那麼多。見你拿工具他又想拿,你說危險不讓他碰。危險這個字其實扼殺了很多可能性,要順着孩子天性去讓他們學習,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當然背後要付出很多努力,例如我的兒子想學我用電動螺絲批,我先要將一個簡單的動作拆解成幾個步驟,讓孩子學會聽指令,區分工具不是玩具,減少危險,並從使用手動螺絲批學起,一步步讓他裝備起能夠使用這件工具的能力。我認為父母要先學會這些生活技能,才能幫助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孩子喜歡參與,渴望每件事都有自己的角色,能做到大人做的事情,會很有滿足感。順着他們有興趣的東西發展,讓他們成為充滿好奇、敢於嘗試、敢於探索的孩子。」
野人認為自然教育是兒童成長不可或缺的部分:「人是大自然一部分,人從大自然學到的東西是最真實的,不少研究都指出大自然可以啟發兒童的創造力,我很認同。能夠從大自然中學習到的東西,是最直接、最真實,也是最好的。而且大自然是免費的,家長們只需放低自己對大自然錯誤的觀念,便可讓小朋友從中得到有效而整全的成長發展。」野人創辦的自然教育組織自然脈絡,會定期舉辦很多不同的課程,讓不同年齡的人來親近大自然。自然脈絡的野孩課程,分為親子組和大齡兒童組,前者除了希望讓孩子們體驗自然生活,更希望讓家長學識放手,抹除他們印象中對大自然存在危險這種先入為主的定義,例如看見溪澗,腦海裏只有山洪暴發或溺水的畫面;學劃火柴會害怕灼傷或引致火警等。「課程希望父母學習不要阻止小朋友去探索,從中會有很多新發現,包括看見孩子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