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歌曲《願榮光歸香港》在港成為禁歌,律政司入稟高等法院禁制此歌所有版本在任何平台下載或轉發。禁令一出YouTube隨即湧現三十多條相關影片,蘋果iTunes的下載人數亦一度上升至十大歌曲排行榜,更誇張的是十大排名之中有九首屬於此曲的不同版本,越禁便越令此曲受到關注。這其實反映出心理學上一種「禁果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越被禁止的事物,便越發勾起人的好奇心和叛逆心。為了滿足獵奇和窺探的欲望,人們會千方百計去窺探禁忌的真相。
不少家長想必都有這樣的經驗,你越叫孩子不要做的事情,他們越發想要做;越是禁止他嘗試的東西,他們越有興趣去試。因此,聰明的家長往往不會輕易向子女發出「禁制令」,正是怕越禁令他們越好奇。我有位朋友,他的孩子就讀中一,聽到同學分享去蘭桂坊夜店的經歷,心目中開始覺得這個地方神秘而吸引,常常嚷着要去見識。這位聰明的家長沒有第一時間拒絕孩子的要求,他確實找了一個機會親身帶孩子去蘭桂坊見識,孩子知道了夜店是怎樣之後,好奇心便消失了,之後便沒有再想到夜店去了。某些情況下家長可能逼不得已要阻止小朋友做某些事,例如他要求要去主題公園,可惜天文台預料天氣不佳,要花費很多唇舌去勸阻孩子,並提出其他能夠分散他們注意力的可行活動,例如轉去朋友或親戚家玩,以求令他們忘卻原本想去主題公園。一般家長在孩子淡忘後,都會努力避免做「豬隊友」,不會重提孩子那嚐不到的欲望。
對子女採取高壓手段往往只會適得其反,非但達不到想像中的效果,更可能令事情變差。家長應理解並與子女同行,適當的時候將事情輕輕帶過便可,以免影響親子關係。
陳潔玲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文憑多個學位,現任職家庭醫生,育有兩名兒子。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