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孩子成長路上極其重要的一環,到底如何能讓孩子真心愛上學習,而不認為是一件苦差呢?

孩子對學習的愛與恨

孩子對學習可說是「又愛又恨」,因為它一方面既有趣,又能豐富知識;另一方面卻往往充滿未知的難題。孩子對某個主題或學科感興趣的程度會影響其學習動力,若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有助他們投入尋求知識的過程;反之則會感到無聊或不欲解難,對學習欠缺主動性與熱情。此外,學習環境和氛圍對孩子的學習態度亦有莫大影響,若處於充滿鼓勵和支持的環境中,可有效推動他們自主學習;但若長期處於來自他人的過高期望,或句句批評的環境中,則等同在孩子身上加諸無形壓力,自然令他們對學習感到抗拒或厭煩。由此可見,學習除了視乎個人興趣,種種外在因素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力。

學習態度與好奇心的關係

孩子學習有興趣的課題時會表現得主動或積極,甚至會利用課餘時間增值該方面的知識。但依循學校課程時難免會有興趣相對較弱的學科,在上課時往往提不起勁來,或會因此被老師標籤為「態度懶散、消極」。想孩子主動學習,秘訣全在於「好奇心」。好奇心強的孩子一般興趣較多,因為他們樂於嘗試不同的事物,將自己的可能性變得無限大。孩子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故家長不需特地推動孩子學習,而是需要維持他們對學習的欲望。要令孩子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必須讓他們對每一件事都抱有好奇心,從中感受到學習的喜悅,才能在學習路上從被動變成主動。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愛上學習?

孩子在某些階段也許會對學習感到抗拒,向父母表明自己「不喜歡學習」,原因來自學習在孩子的生活中往往會因學校既定課程框架,以及接踵而來的考試測驗變得僵化無趣,甚至產生壓力。家長不妨多與孩子討論他們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尊重孩子的嗜好,陪伴他們在有興趣的範疇探索,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和耐性。家長亦可增進孩子的好奇心,當他們提出問題時別要急着回答,而是反問:「你對此有甚麼想法?」令他們有進一步思考的機會。此外,家長宜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主動解難的能力,面對生活上的大小問題切勿隨時表現出煩躁或不耐煩;閒時亦可以與孩子分享最近閱讀的書、網上看到的有趣資訊等,親子間透過一起探索和討論,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及分享知識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