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現在澳洲工作,他工作的機構專為大公司處理合併業務。他告訴我一個行內的故事,他公司有一位新入職的年輕女同事,剛於名校畢業出身,父母都是律師,她也是個反應快又醒目的叻女。她要處理一份複雜的業務合併文件,需要集齊十九個代表的簽名去令文件生效。這十九位代表分別處於五個不同時區,女同事因一時疏忽,以致距離文件有效期尚餘八小時之際,仍欠一個簽名。全公司上下都心急如焚,生怕文件未能如期生效招致巨額損失。尚未簽名的代表當時早已下班休息,該女同事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他。在文件失效前一小時,那位代表奇蹟地在半夜起床上洗手間時發現女同事的未接來電和未讀電郵,趕緊完成簽名,化解了這場危機,但這位女同事的疏忽大意已成為全公司的話柄。

這件事令兒子想起自己小時候很多微小的錯誤,例如中文語句寫漏標點,便要扣分,現在踏入職場便知道這些微小訓練是要教人學會注意細節,不論任何工作,如要有好表現,這一點實在不可或缺。我想起兒子小時候跟他讀過的一套法國繪本,中譯作《謹小慎微》,是法國人用來教小孩行為規範的故事書。我們對西方教育的印象,往往是專注於訓練批判思維和培育創意,而忽略行為規範,這套書正好做到以小見大,精密而嚴謹地向孩子傳遞謹小慎微的重要性。其實不論讀傳統學校或國際學校,都不能只讓孩子做好單一方面的工夫,例如為應付傳統學校繁重的測考,便每天只重複操卷和背誦;讀國際學校亦不能只顧開發批判思維和創意,撇除行為規範及細節經營。凡事要平衡,將來才能在職場無往而不利。

陳潔玲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文憑多個學位,現任職家庭醫生,育有兩名兒子。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