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歐洲已開始透過遊戲去瞭解及治療兒童。兒童為本的遊戲治療則於四十年代在美國開始。而親子遊戲治療則始於六十年代。在香港,周婉芬博士是遊戲治療界別的專家,為不少兒童及家庭解決問題及提供意見,去年更創立親子遊戲愛連繫協會,訓練父母成為孩子的輔導員,幫助孩子表達內心感受及經驗,預防情緒及行為問題,以及增強親子之間的溝通及瞭解。

讓玩具成為孩子的詞彙

「遊戲治療」在香港並不是新鮮名詞,但真正瞭解的人不多,周婉芬博士解釋:「遊戲治療是一種針對小朋友的輔導方式,兒童的言語表達能力不及成年人,所以鼓勵他們透過玩具表達,讓玩具成為他們的詞彙,藉以表達其經歷及感受。例如小朋友被老師責罵後,未必懂得把事情經過娓娓道出,但他可以設定一個場景,使用白板,扮演老師問我數學題:『十加二是多少?』我會小聲問他:『我要回答多少?』他說:『十四。』我便回答十四,然後他回應:『錯!你沒有留心聽書!』他設置這個場景其實是在告訴我,剛才他答錯問題,被人狠狠責罵了一頓,十分不開心。成年人和小朋友一樣,把不開心的感覺表達給別人知道及明白後,不開心的感覺就會縮小,輔導及治療也是同樣道理。成年人會用說話,小朋友就用玩具,尤其是一些抽象的感覺及情緒,叫小朋友如何用言語表達?我曾經處理過一宗孩子認為父母偏心的個案:一對龍鳳胎中的女孩每次進遊戲室,都會把玩一對一男一女的洋娃娃,並不經意地說:『他們是雙胞胎。』每次都會說一下這對雙胞胎的經歷,藉此訴說她的經驗:一家人都很疼愛男生,而她就是一個最不得寵的小朋友。兒童的內心世界並非成年人能夠猜度,所以遊戲治療師不會預設方向,而是由兒童主導。進入遊戲室後,我們會讓孩子在半小時至四十五分鐘時間內自由選擇他們喜歡的玩具,孩子最初玩耍時可能較為散亂,但隨後就會讓我們看到一些主題。譬如過往有一個家庭虐兒的個案,小朋友選擇了玩娃娃屋,在遊戲的過程中有很多事情發生,但是娃娃屋內所有的門都被傢俱堵住,娃娃走不出來,從中可以理解到小朋友是代入了情境當中,想表達自己很無助,叫救命也沒有人理會。」

情緒發洩之後,是否需要後續工作?周博士說道:「如果我覺得某些事情可以由家庭來做,我會給家長一些建議,例如留意到兄弟姊妹爭寵,或是家庭中有暴力事件,與家長討論時就會提醒他們留意。如果有家長一起作出改變,效果往往會更加顯著。」

服務基層的親子遊戲愛連繫協會

周博士於去年成立了「親子遊戲愛連繫協會」,顧名思義,就是強調「親子」、「遊戲」、「愛」及「連繫」的關係。談到成立協會的初衷,周博士表示:「我覺得做我們這一行同時也兼負一些責任。在疫情的影響下,社會充斥着各種困難,不少家長把二十四小時對着小朋友形容為『困獸鬥』,於是我就想有甚麼是我能夠做的?我身在美國的老師現年八十多歲,仍然拍片呼籲治療師們去教家長做遊戲治療,受到他的影響,我也想為香港盡一分力,而我的畢業論文正是有關親子遊戲的親子關係治療的,於是就決心一試。香港沒有足夠的遊戲治療師,一對一教家長效率太低。去年四月,我在我的督導小組成員、我任教的香港大學輔導碩士系舊生及在臉書發帖招募人選,甄選了三十多人,首要條件是必須擁有社工或輔導學位,以及接受過遊戲治療訓練及擁有相關經驗。錄用後由我去編排課程內容及提供訓練,再請另一位同業專家劉雪霞女士合作提供督導,更加榮幸是我的恩師Dr. Garry Landreth 亦有參與網上督導,訓練這些導師訓練家長,主要服務基層家庭。第一輪經由學校及教會轉介的參加者接近二百位,一共六堂的Zoom課程完結後,家長的評價很高,令我們深感鼓舞。」

由親子遊戲愛連繫協會榮譽顧問Dr. Garry Landreth及周婉芬博士主持的小組督導。

六堂課程的編排大致如下:第一至三堂教授理論,例如如何明白小朋友的情緒、瞭解遊戲治療、以及如何接納小朋友等,教家長基礎理論和技巧。每堂都會有功課要家長做,例如有一份叫做「三十秒爆炸」的功課,導師會要求家長在講電話而小朋友卻苦苦糾纏時,請電話那頭的朋友等等,然後蹲下來跟小朋友說話,聽聽他想說甚麼,然後告訴孩子媽媽正在講電話,待會再和他聊。只要給孩子一點注意力,孩子就已經很滿足。而另外一個遊戲叫「三文治擁抱」,讓家長做麵包,孩子做香腸或其他餡料,緊緊擁/夾在一起。導師也會要求家長留意小朋友的情緒,並嘗試對小朋友的情緒換一個反應:不要說「你哭甚麼」,改說「我知道你很不開心啊」,看看有甚麼分別。

用三堂教完理論後,接着就要預備進行遊戲堂。家中沒有遊戲室,但協會會為家長預備玩具包,讓他們在家中與孩子一起玩耍,進行遊戲治療。「有些基層家庭家中沒有桌子,只能窩在碌架床上玩,但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長在場,能夠明白孩子、陪伴孩子,小朋友已經會覺得很享受。」

孩子作導演

玩具包內備有各種性質的玩具,例如餵奶瓶、煮食餐具,也有刀劍槍炮及手扣,方便小朋友表達一些比較進擊的主題,亦有創作型的,例如藝術用品及蠟筆之類。家長跟小朋友玩並且要錄影,在之後的課堂上輪流展示自己的片段,由導師給予建議:「這裏可以這樣回應。」或是:「下次可以試試這樣說。」周博士解釋道:「我們教家長最主要是希望授予他們權力,不能過度糾正,家長也能從中更明白孩子。孩子很喜歡遊戲時間——媽媽不再忙其他事情,只是專心地陪他玩。成年人很多時對着小朋友,要不就講道理,要不就問他們在學校過得怎樣,只在意自己想知道的,而不是孩子想說的話。在我們的遊戲過程中,我們重視的,是讓孩子成為『導演』,決定去做甚麼和說甚麼,因為沒有人比他更瞭解他需要甚麼。如果他今天不想聊天,只想取得成功感,他可以選擇只做會成功的事情,例如站到最近玩飛鏢以保證一定命中目標,又例如和家長比賽,而家長讓他贏等等。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甚麼,就會想辦法去滿足,我們不需要亦不應該為他們預設規範。」

到了十月,協會已成功訓練了七百多名家長。周博士發覺家長非常渴望也非常用心去學,有成為孩子的輔導員的決心,亦有不少在上課後改變了育兒手法。「我一直覺得為人父母是需要學習,為甚麼爸爸媽媽會去學如何幫嬰兒換尿布和洗澡,而不學育兒管教?大部分人只一股腦兒跟隨其他人或自己父母的做法,如果做得差,小朋友便千瘡百孔。家長接受訓練做孩子的輔導員,有小問題不用見醫生,再配合育兒技巧的改變,問題馬上大幅減少,而且小問題亦不會積聚成為大問題。」周博士認為家長愈早接受訓練對瞭解孩子愈有幫助,所以希望更多幼稚園及小一學生的家長參與。詳情可參考:https://www.cprthk.org/

周婉芬博士鼓勵家長有規律地陪伴孩子,每星期最少跟孩子「拍一次拖」:「如果沒有規律就好像用孩子填充空白的時間。孩子上星期有家長陪伴,以為下星期同樣時間都有,但原來這個星期不行,孩子便會失望,失望得多漸漸就不會再有希望。跟孩子約會跟所有重要的約會沒有兩樣,只有在颱風或者生病時你才會考慮取消。在陪伴小朋友時,我們要整個人都給予孩子,不會玩電話不能有旁鶩,眼耳心都集中在小朋友身上,這樣才算是有質素的親子時間。能夠溝通在我眼中很重要,我們常說自己很愛小朋友,卻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他們又怎樣感覺到你的愛?優質的陪伴如未能持續一整晚,半小時、一小時也是可以的。如果家中有一個以上的孩子,便要逐個孩子分開來『拍拖』,這就正如皇帝有幾個妃子,大家要爭取皇帝的注意力,就會鬥頑皮、鬥麻煩或是鬥瘋。姊姊想跟媽媽說句話,卻被弟弟騷擾,漸漸就可能不想再說。還有就是,爸爸和媽媽需要分開陪伴孩子。父母跟孩子一塊兒在一起叫做『家庭時間』,不是『拍拖』。很多一孩家庭孩子老是單黏着媽媽,爸爸時常感到被拒絕,一定要安排爸爸單獨陪伴孩子,孩子發覺跟爸爸一起也很快樂,便能培養出感情。在任何三人行的關係裏頭,總有其中一個人的參與度沒那麼高,沒那麼親密。」~許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