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斯今年十六歲,一向在主流中學都有適應困難,因此讀完中三後,他便轉往職業訓練局修讀水務工程的基礎文憑課程。由於難以掌握維修及安全工程的內容,令他在學習期間適應困難重重。每次上實習課時,他每隔十五分鐘便要求上洗手間一次;因為學習令他感到焦慮,使他的強迫症狀復發,有時會在洗手間內重複洗手,亦會不停用味覺或嗅覺來研究各種水的味道及氣味,覺得分別很大,令他不禁擔心水分的雜質及安全性。雖然職業訓練局的學術要求較主流學校低,但是實習課他總是處理得一塌糊塗,幾乎要導師單對單指導,其時學校及老師都有給他一些學習跟進及輔導,卻沒有令他的成績好轉過來,於是校方開始建議他考慮其他就學選擇。
小斯覺得壓力很大,他的感統徵狀令他可以嚐到及嗅出不同水質的味道和氣味,令他禁不住在這些微細的地方不停思考和鑽牛角尖,缺乏了學習的主要方向。亦由於執行功能的缺失,在實習課時他的組織能力表現較差,不能處理好實驗的優先次序及安全性,令他這一科總是不合格。更因為他常常自言自語,與人缺乏眼神接觸,過了學期頭幾個月,仍然一個朋友也交不到。同學都怕了他,覺得他是科學怪人,有些同學忍不住問他:「為甚麼你不做調酒師?酒才需要味覺和嗅覺,不是水啊!」甚至取笑地叫他做「調水師」。小詩斯感覺力有不逮,不禁想自己是不是揀錯科,令他的情緒開始抑鬱起來。以下我們將會討論如何與自閉症譜系障礙的中學生討論生涯規劃:
小斯今次回來覆診,告訴醫生他已經退學。他覺得這個課程對他來說壓力很大,亦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實習,打算另報一些沒有實習需要的課程,例如電腦或商科等。可是,他並沒有跟學校社工或其他人討論自己的興趣、能力及將來職業的選擇,只是盲目地暗自期許。就此,我們明白到給予初中或高中期的自閉症學生作出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他們需要專業的輔導,包括:一、要明白自閉症患者本身的特徵;二、個別自閉症患者的特質,包括其情緒反應、調理能力、適應能力、天份及感統的問題;三、將來職業的要求和配對,及基本能力要求,如工作態度等,特別是某些工種的專業要求及前途展望,好讓自閉症學生可以在輔導中,及在實體或虛擬環境中得到相應體驗,最好可以從過來人口中深入理解,才作出有關的職業訓練或工作選擇。當然,如果可以跟商界作出協調,為他們提供輔助就業或工作體驗等,便十分理想。
我跟小斯及媽媽深入討論了這個抉擇的過程,及轉介他到非政府組織的社工或職業治療師,跟進他的生涯規劃,希望這第二次的選擇,能令他克服自己的缺失,發揮一己所長,建立出工作應有的正面態度;從中亦得到支援,去應付學習或工作上的壓力。這些服務可以讓他們發揮所長,克服困難,甚至有需要時再接再厲面對失敗,對他們的個人成長,及極其缺乏勞動力的香港社會至為重要。很多時自閉症學生在轉接到職業訓練或工作的階段時,失敗後常獨留在家,沉溺上網,逃避社交,不敢再面對挫折,容易變成大家心目中的「廢青」;自己亦容易誘發抑鬱的情緒,拒絕再踏出社會。很高興小斯可以振作,亦希望生涯規劃的輔導可以幫他在成長路途上邁進。
陳國齡醫生 │ 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及葵涌醫院顧問醫生(兼職),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二零一九至二零二二年),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