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父母與孩子經常朝夕相對,孩子多了討抱抱、要父母陪玩,或其他尋求家長注意的行為也不足為奇。家長除了忙於工作,同時又要應付孩子的種種要求,加上要督促子女注意衛生和學習,很容易身心俱疲,若經常處於負面情緒,有機會影響親子關係。有何方法可以保持親子的身心健康呢?專家有以下建議:
#1 關注孩子的情緒
在疫情下,孩子會面對很多新挑戰,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讓他們感到被關懷。父母自身也容易感到孤立無援,不妨多利用電子科技,例如視像軟件、電話或短訊,聯繫親朋好友,互相關懷,互勵互勉。

#2 讓孩子參與家務
鼓勵孩子幫助摺衣服、洗菜或清潔桌子等家務,一方面讓孩子的活力得以排解,同時增加他們對父母日常生活的理解,訓練耐性之餘,學習為家庭貢獻。

#3 劃分私人空間和時間
由於相處時間增加,親子之間磨擦增多在所難免。父母感到身心疲憊時,可以稍作休息,為自己打造特定時限的閱讀、「煲劇」或補眠時間。在休息前,與伴侶或其他照顧者交接和溝通孩子的看顧工作,並向孩子解釋「媽媽暫時進房間,大約半小時後再來看你的學習情況」,相信孩子也會尊重和理解。
鳴謝:教育工作者植洪麗婷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