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位作家最近出版了一本書,名為《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書名這句話很值得深思。置身數碼時代,在互聯網、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軟件上,有大量資訊衝擊我們,要求關注、回覆、作出決定或者採取行動,令大家終日忙碌。作者建議,為免現代生活受太多資訊干擾,應培養「放下力」。每天,很多跟我們毫無關係也並非必要的資訊,排山倒海地衝進我們的生活圈,耗費寶貴的時間,所以有需要學會精選資訊,以及偶爾關上訊息入口,讓精神鬆弛一下。

其實想要的訊息和需要的情報,自己可以主動搜尋,毋須被動地接收蕪雜的消息。況且我們不能把每件事當真去作出反應,亦不需要每件事都即時回覆,放緩回覆速度可讓自己細嚼訊息,經過思考才決定是否回應或如何回應。年輕人愛在社交媒體上詳盡地描述自己,似乎希望更多人認識和瞭解他們。但他們往往只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呈現出來,並且喜歡炫耀,以獲得他人的正面肯定。不以真面目示人又怎能讓別人正確地瞭解自己?渴望網上眾多人懂得和欣賞自己是妄想,最好能放下這不切實際的執念及虛榮感。家長不妨鼓勵子女在社交媒體除下面具,節省網絡形象塑造的時間,做回真實的自我,用心結交知心朋友。更重要的是別把他人的目光當作行動標準,老是想得到他人的「讚好」而失去自我評判準則是可悲的。青年人宜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不輕易動搖處事原則,並放下隨波逐流的壞心態,既不嫉妒別人的成就,也能欣賞美好事物,卻又不會跟隨潮流打轉。具備「放下力」是指自主過活、不輕易在網絡受大眾影響的生存方式。自己的人生應由自己掌控主導權。

李月蓮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榮休教授,曾任職多間傳媒機構,研究領域涵蓋傳媒和資訊素養教育、數碼世代和新聞網站。多年來參與教師培訓和主持家長講座,積極推動本港傳媒教育,曾出任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督導委員會委員多年。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