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經常以獎品、屏幕時間或零用錢等獎勵孩子,讓他們為了得到更多獎勵而努力達到要求。但採取獎勵制度作為管教的手段,是否真的可行呢?
獎勵的利與弊
不少家長都希望透過獎勵孩子,鼓勵他們學習和改善行為。獎勵制度確實存在激勵的動力,當孩子知道付出努力將有所回報時,便會自覺地努力達成目標,例如應父母要求培養良好習慣、學習成績有所進步等。得到獎勵的孩子可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有助建立自信,推動他們完成更多目標。可是,當家長過分依賴獎勵制度來管教孩子,久而久之會使孩子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做任何事前只在乎:「這件事我做好了,獎勵呢?」容易因為欠缺物質獎勵而失去主動性或表現下降,嚴重更會扭曲孩子對個人責任的理解。此外,多於一個孩子的家庭或會因獎勵制度引發孩子之間的公平爭議,導致他們之間衍生比較心理、出現自卑感或自覺不被重視。
為獎勵建立原則
想避免令孩子有「有獎勵才願意做」的錯誤概念,為獎勵建立適當的原則非常重要。建議家長為此制訂三大原則:一、向孩子解釋每個要求背後的意義,例如要孩子做功課和整理書包,是負起作為學生的責任及培養自理能力。當孩子懂得從規則中學習,此時給予獎勵可向他們表達肯定。二、採用多種形式的獎勵。有些孩子可能對物質獎勵感興趣,亦有孩子更喜歡口頭讚賞,或享有偶爾的特權等。提供多樣化的獎勵選擇,確保獎勵能發揮最大功效。三、考慮獎勵能否幫助孩子長期改善行為,若觀察到孩子每每為獎勵而只做表面功夫,不久後又故態復萌,那麼家長可主動向孩子瞭解難以改善的原因,或按孩子行為改變獎勵制度上的協議。
避免獎勵變成孩子的唯一動力
慣性以獎勵推動孩子,雖然能看到他們為了獎勵而努力達標,但長遠而言會令他們以獲取獎勵為最終目的,繼而破壞了他們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是指一個人自願自覺去完成某項任務,其動力並非來自外在的壓力或獎勵。想孩子自發地做好每一件事,只要日常中多鼓勵和引導他們學習,陪伴他們在過程中找到對事物的興趣,讓他們不是為了得到獎勵或避免懲罰才努力。注重培養孩子對世界的好奇,以及明白增值自己對未來人生路的重要性,才是除了給予讚美與獎勵以外,讓孩子穩步成長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