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香港冬季真正寒冷的日子比以往少,但日夜溫差大,有時會令人對溫差變化掉以輕心,增加猝死的風險。香港曾經有研究指房間溫度每下降1°C,猝死的機會會升高5.6%。為甚麼寒流來襲時容易令人猝死呢?

冬天有三大時機最容易導致猝死

馬來西亞胸腔暨重症專科醫生黃軒解釋指如果室溫一直下降,身體刺激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高,體內的兒苯酚胺分泌增多,會使我們身體的血管收縮,血管內血液濃稠度增加,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工作負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嚴重時心肌就會缺血缺氧而猝死。因此冬天注意保暖非常重要。

黃軒醫師指有70%的猝死個案都是在家中的睡房、浴室和客廳發生,而冬天有三大時機最容易導致猝死:脫光衣服、洗澡前後及睡眠當中,原因是人們在家中容易因為放鬆警惕而忽略潛在的健康威脅。黃軒醫師指睡房的環境最易觸發猝死的誘因,因為室溫寒冷,被窩卻很溫暖,忽然從溫暖的環境暴露到低溫之下,特別是清晨時份,會導致血管劇烈收縮,除了進一步加劇血管痙攣,也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引發猝死。

冬天起床必經三步驟

黃軒醫師教路早上起床必做3步驟:先在床上躺30秒,再坐起30秒,最後緩慢下床。醒來後先在被窩中躺着並輕輕活動四肢,例如握拳、伸展手臂或腳趾,「這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逐漸從靜止狀態過渡到活躍狀態。」接着安穩地從床上坐起,進行簡單的深呼吸,幫助穩定血壓,避免頭暈。最後穿好襪子,輕輕把雙腳放到地面,手扶床邊,緩慢站起落床。應確保站穩後再開始移動,避免因姿勢變化過快導致跌倒。「記住『慢、熱、起、穿、行』五字訣的原則,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適應環境變化,並保持室內溫暖與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保護心血管健康的關鍵。」

注意保暖,避免溫差刺激

黃軒醫師建議將室內溫度維持在20至24°C,特別是在清晨和夜晚,夜間睡眠時,室內溫度不宜低於18°C,避免因溫差過大導致血管劇烈收縮。如室內沒有溫度調節,便應時刻注意保暖,例如睡前在棉被外加一層毯子,起床時穿上保暖衣物,減少冷空氣對身體的刺激。即使睡房有溫度調節,也不要輕看進出睡房上廁所一瞬間的溫差變化,離開睡房前必須穿衣保暖。而起床後喝一杯溫水,亦可有助於提升體溫,促進血液循環,並減少血液黏稠度。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黃軒醫師亦建議喜歡晨運的老友記,應避開清晨低溫時段,建議在上午10點後或氣溫回升時進行適度的運動,高風險人士可選擇低強度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或室內瑜伽,避免劇烈運動對心臟的負擔。運動前亦先充分熱身,確保身體逐漸適應運動強度。日常作息應有序,避免熬夜或過度疲勞。高血壓患者應在早晨起床後監測血壓,確保血壓穩定,並按時服用降壓藥物。黃軒醫師亦叮囑如果出現胸悶、頭暈、心悸等症狀,應立即休息並尋求醫療幫助。

資訊來源: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