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戰事至今持續逾500天,戰火除造成數以萬計平民傷亡,交戰雙方亦漠視國內平民的人道需求,即使當地面對嚴重糧食供應不穩,甚至有地區出現饑荒情況,仍實施嚴格的入境和運輸限制,令無國界醫生乃至其他國際救援組織難以在當地提供人道援助。來自香港,在無國界醫生工作近20年的柳天蕙,今年一月至四月赴蘇丹戰事前線,與交戰雙方、聯合國等代表進行談判及游說,爭取人道援助能不受阻地入境,確保蘇丹平民能獲急需的援助。
聯合國今年八月警告,蘇丹超過一半的人口,即2,560萬人,正經歷急性飢餓,同時亦表示該國北達爾富爾地區(North Darfur)內約50萬人居住的扎姆扎姆(Zamzam)難民營正發生飢荒。然而,柳天蕙表示:「無國界醫生在年初的報告提及到當地的飢餓和營養不良情況,這對聯合國和國際社會來說,都像敲響了警鐘,因為他們許多人員在蘇丹爆發衝突後陸續撤出當地,他們根本無法預料這場人道危機的嚴重性。」為此她不斷與聯合國人員開會,游說他們盡快警告國際社會,讓飢餓的蘇丹平民得到更多關注。
不過,鑑於交戰雙方的嚴格限制,例如官僚障礙、延遲或拒絕發放前往受影響地區的許可等,即使人道組織意識到饑荒或會大規模發生,也無法馬上提供救援。柳天蕙指:「蘇丹政府關閉了所有邊境,令物資無法運入蘇丹,更遑論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我的工作就是不斷與不同持份者談判,包括游說蘇丹政府重開邊境,讓人道工作者與物資能進入該國。」
最終,蘇丹政府在今年八月重開通往鄰國乍得的其中一個邊境,讓無國界醫生和其他國際救援組織能透過這條通道向受飢餓困擾的蘇丹平民提供援助。柳天蕙樂見蘇丹政府重開邊境,但亦坦言難以衡量政府的決定是否完全受她的游說工作影響,她說:「始終無國界醫生只是一個醫療人道組織,我深深知道,自己的談判工作未必能改變政府之間一些政治或戰略決定。但蘇丹情況每況逾下,每天都有人死於飢餓,我知道我必須繼續為他們而工作,雖有時難免覺得無能為力,但我仍相信滴水能穿石,總會對當地帶來一些改變。」
除了飢餓威脅,蘇丹現時有超過1,000萬平民因戰事而流離失所,柳天蕙形容這是世上最大的一場人道危機。她呼籲國際社會亦應多加關注蘇丹現時的情況,亦指蘇丹即將踏入旱季,飢餓的情況將會更為嚴峻,故鼓勵民眾捐助無國界醫生及其他正在蘇丹工作的國際機構,讓蘇丹平民得到急需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