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童的情緒健康廣為社會關注,不少有心人提倡在學校落實推行情意教育課程。所謂情意教育,即培養孩子在成長路上建立健康的價值觀、道德、思想、情緒、人際及社會關係等。作為家長,如能身體力行,在家庭中為孩子提供情意教育,也許可跟老師互補其短,增加成效。
1. 教導及時、適當地表達情緒
啟發孩子認識喜、怒、哀及懼等主要情緒對人的影響及學習駕馭情緒,認識自我、建立自尊及接納自己、家人和朋友的獨特,學習如何表達自己及與人溝通和相處,懂得反省、自律和處理壓力,並養成健康的時間管理及生活習慣。
2. 日常事件作範例
家長可嘗試以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人和事所包含的感情、道理和意義來引導孩子,例如在家庭時間分享生活點滴、親子閱讀、看戲、上網及作相關討論,以及在一起玩遊戲、參與群體活動的時候,找機會帶出正面的價值觀(愛世界、尊重生命、良善、愛人如己、尊師重道、孝順、包容及成功需努力等)。
3. 提升作為引導者的技能
要做稱職的家長,便要承擔和積極嘗試,不妨邊學邊做,不少青少年機構也有提供相關的課程及支援。以我的經驗而言,家長自己也會在過程中改善自己,而父母如能同心合力,有商有量,除了事半功倍,彼此的關係也可能會增長。
林永和醫生,育有兩名兒女的開心爸爸,多年來致力推動以家庭為本的親子教育。擁有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及社會科學碩士(婚姻及家庭治療)等學位,並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