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my是一名全職母親,有一名9歲的兒子。Cammy的兒子平常都很乖和聽話,但當他做錯事被人指出時,便會反應非常激動、甚至傷害自己,例如將頭大力撞向牆或將腳踢向牆至流血。
曾經,兒子因把玩家中的螺絲批,令家中其他人輕微受傷。Cammy說當下並沒人責怪兒子,但兒子卻馬上反應非常激動,開窗揚言要跳樓自盡。Cammy指,以往若遇上類似情況時,自己會用盡一切方法去阻止兒子:「例如以我的身軀擋在兒子和牆壁中間,他很多時就會停下或放緩,因為他知道再撞或踢下去會傷害到我。」Cammy往往只是待危機出現時阻止,卻不知道怎樣能找出兒子情緒失控的原因、從根本問題着手。
Cammy曾受情緒困擾,她看見兒子情緒失控的同時也看見了自己:「我們都寧願傷害自己身體,以此蓋過心理上的痛楚。另外,我們明明都需要別人幫忙,卻又總是把伸出援手的人推開。」她坦言,有時候自己情緒也不太好的時候,若兒子發起脾氣來,她會無法冷靜應對,需要別人幫忙安撫兒子及自己。
Cammy的故事,也許是城中許多家庭的縮影。每個人應對子女情緒的反應都不一樣,像是Cammy可能會感到非常無助,或是每次的處理均可能治標不治本;而其他家長則有機會激動地斥責子女,甚至體罰。
當家長被子女激怒時,難免有時候會勒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說出傷害性的說話。這些負面的反應,有可能是家長自身忙於照顧孩子,卻忘記照顧自己,導致本來已累積了的不少壓力,在被刺激時就決堤而出。
學懂適當處理自己的壓力,是家長有效親職的重要元素。近年荷蘭有學者創辦靜觀親職(Mindful Parenting)課程,下期我們會詳談Cammy如何透過此課程,學習不加批判的覺察、活在當下和留意自己對情緒的下意識反應,從而培養出寬容的心,對自己和子女的需要更敏銳。
新生會現正推出為期八星期的靜觀親職課程,並為此課程進行成效研究。課程是由荷蘭教授和臨床心理學家Prof. Susan Bögels創辦,專為家有4至17歲孩子的家長而設,是一項着重體驗而有實證支持的訓練。課程主要針對父母在教養子女時的壓力反應,讓家長透過學習,以靜心的態度和子女相處,從而更加有效照顧自己及子女的需要,讓家庭關係有所改善。有興趣可按此瀏覽詳情及報名。
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