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關鍵能力聯盟指自主學習是其中一種終生和職業技能。在資訊爆炸、知識更新加速、職業形態不斷改變的新時代,學校教育已無法涵蓋所有知識,要保持個人競爭力,便需要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

自學能力的重要性

自主學習對孩子有三方面的重要性,首先,隨着科技快速發展,許多傳統職業正在消失,新興職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據世界經濟論壇預測,未來十年內約有65%的小學生將從事目前尚未存在的工作,唯有具備自學能力的人才適應未來職業需求的轉變。其次,即使AI能夠秒速提供答案,但篩選、整合和消化訊息及慎思明辨的能力,是使用AI前必備的根基。擁有自學能力的孩子往往懂得主動尋找、辨別和吸收有價值的資訊,而不是被動而不假思索地任由網絡資訊或AI餵飼。最後,自學能力與終身學習息息相關,不只在學的兒童及青少年需要持續學習,成年人不論面對職場挑戰或為拓闊人生視野,也應積極地活到老學到老。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正好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激發內在動機與營造適宜的環境

自主學習講求內在動機,需要為個人設定學習目標,篩選教材和制訂策略,並需要定期評估學習成果,整個過程學生都需要為自己負責,因此主動性非常重要。能夠驅使孩子自學的第一步,是發掘出學習的樂趣。家長可多加留意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相關學習資源,如書籍、影片、參觀博物館等,鼓勵他們自由探索感興趣的領域,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

然而自學不僅需要熱情,還需要掌握有效的方法。家長應幫助孩子學習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引導他們採用提問、總結、教授他人等主動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解難能力也是自學過程中的關鍵技能,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引導他們不輕易放棄,嘗試獨立解決問題;教導他們善用資源尋找答案,如到圖書館查閱資料或諮詢專業人士等;鼓勵孩子將錯誤視為學習機會,從失敗中總結經驗,逐步培養面對挑戰的信心和能力。家長亦應以身作則,展示自己的學習行為和習慣,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當孩子在一個重視學習、資源豐富的環境中成長,自然會培養出良好的自學習慣。

循序漸進培養自主性與反思能力

培養自學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初期家長可採取較多的指導,隨着孩子能力的提升,逐步減少干預,增加其自主性。家長應定期與孩子一同回顧學習過程,討論學習策略的成效,引導他們辨識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優勢領域。通過反思,讓孩子能夠調整學習方法,不斷優化學習效果。當自學日漸有成效,家長的角色也從指導者轉變為支持者,在必要時提供建議和資源,最終培養出孩子完全獨立的自學及終身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