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護理應是每個人能享有的基本權利,但在不少國家卻並非必然。位於東非的肯尼亞,當地性小眾受歧視和污名所限,往往被排拒於主流醫療體系之外。在該國第二大城市蒙巴薩(Mombasa),無國界醫生開設了一間健康中心,為青少年提供基本醫療護理、性與生殖健康護理,以及心理健康支援;組織尤其希望為跨性別與性小眾等年輕族群,提供安全、非歧視和非污名化的醫療護理和重要的社區支援。

無國界醫生以社區為核心,與前來健康中心尋求支援的人士保持對話。©MSF

在肯尼亞,性小眾不只權益受限,更常遭到歧視,有時甚至被暴力對待及騷擾,而執法部門與當局對這些群體的保護不足,更使他們在尋求醫療護理時屢屢碰壁,害怕求診時遭到醫護人員批評或不適當對待。有見及此,無國界醫生於2022年在蒙巴薩開展項目,支援特定的關鍵族群,包括跨性別人士、多元性別認同或表現人士、濫藥者、性工作者,以及無家少年與殘疾人士等弱勢群體。

奧蒙接受培訓後,在健康中心以同儕角色協助其他性小眾。©MSF

24歲的跨性別婦女奧蒙(Powell Omond)連續數年到組織的健康中心求醫,接受心理健康支援和性接觸傳播疾病的治療。她說:「在外面的生活真的很艱難,社會對我們充斥着大量污名、歧視、忽視,亦會遭受精神與肢體的暴力。在這裏,我可以與同類的人交流,與他們來往時可以不受限制。」對於無國界醫生提供的免費治療與藥物,奧蒙表示由衷感謝,她解釋:「大多數的跨性別人士沒有工作機會,因爲我們的外貌與身份證明文件上的描述不一樣,所以不獲僱主聘請,賺錢過活非常難。」

部分尋求支援的性小眾曾遭受肢體暴力或性暴力,無國界醫生會協助他們將事件紀錄在案。©MSF

對於這些弱勢群體而言,無國界醫生的健康中心是一處安全之所。組織實行社區為本方法,在同一社交圈子內培訓有共同經歷的人,讓他們以同儕的角色向其他人提供支援、相關教育與醫療護理。奧蒙正是受培訓的同儕之一,帶頭推廣健康資訊,並與剛到健康中心的求診者分享自身的經歷。她說:「在這裏,我可以和其他跟我一樣的人打成一片,大家都是朋友,可以敞開心扉地交往。」

無國界醫生的人道事務經理馬蘇德(Hakima Masud)形容,當地的性小眾是被遺忘的、沒有被優先考慮的一群,她說:「我們不僅為他們提供直接的護理,還要代表他們發聲,並在他們被冠以污名而發聲時,跟他們站在一起。」

內容提供:無國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