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智能手機普及化後,家長和老師就使用手機的問題,不斷跟孩子議論、磨擦和討價還價。他們之間的博弈已經持續了好一段時間,最近連各國政府的衛生部門亦加入戰團。法國政府正試驗在中學推行禁止在校內使用手機,學生到達學校就要交出電話。美國一些州份、英國及歐洲多國,均陸續計劃限制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雖然不少家長表示歡迎,但學生當然不滿。

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的確引發很多問題,例如上課不專心、干擾課堂秩序、同學間面對面溝通及活動減少、網絡欺凌個案上升,及學習成績倒退,令老師們頭痛不已。但全面禁止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亦有負面影響,家長有緊急事故找不到孩子,有安全隱患之餘,同時剝奪了孩子的數碼權利。限制使用只是辦法之一,其實還有其他方案可以在手機世界維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教育界一直倡議加強媒體和資訊素養,讓青少年瞭解媒體對他們的影響,懂得管理自己的屏幕時間,學好使用手機的態度,並掌握應對網絡欺凌和辨識假新聞的策略。另一個方案是引導青少年實踐「數碼排毒」,讓他們體驗沒有手機,日子也可以過得很好。英國一間學校早幾個月就舉辦了「十二小時日」,從周一至周四,學生關上手機留校十二小時,期間他們上課、做功課、參加藝術工作坊及各項運動班,還一起用餐。校方發覺學生更活潑及專注,友儕的溝通和互動增多。學生們高興地打球及演話劇,發覺沒有手機的學校生活也挺不錯。故此,家長們亦不妨抽空跟子女一起關上手機去參加各項活動,運用「數碼排毒」,輔導孩子體驗平靜充實的生活,和享受面對面社交的歡悅。這些經驗相信可以引領他們醒悟到,不需要時時刻刻刷手機。

李月蓮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榮休教授,曾任職多間傳媒機構,研究領域涵蓋傳媒和資訊素養教育、數碼世代和新聞網站。多年來參與教師培訓和主持家長講座,積極推動本港傳媒教育,曾出任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督導委員會委員多年。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