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回到診所,收到一個消息,今天早上預約了的緊急新症病人,原來自前幾天開始失蹤。家人找不到他,最後發現他在度假屋燒炭,現時進入了深切治療部,情況危殆。由於這是好友介紹的新症,我預留了最快的時段給這位病人,可是他一路都沒有打電話來。心中有點奇怪,但我仍然一直為他預留診症時段。後來朋友希望我為病人的家屬作一些輔導,病人的媽媽表示她兒子最近幾星期精神突變,情緒不穩,疑神疑鬼,常常哭泣,說自己不知怎麼辦,亦覺得走投無路。他突然之間辭職不幹,常常把自己關在房中,拒絕在家吃飯和見朋友。父母跟他談心,他就拒絕打開話匣子,說沒有人可以幫到他。有一天,媽媽發覺他不在房中,亦無法跟他電聯,更追蹤不了他的電話位置,很是害怕,感到不知所措。他們不敢報警求助,害怕兒子不高興,亦不想「小事化大」。對於他燒炭自殺並在死亡邊緣掙扎,父母感到十分內疚,因為他們之前亦曾考慮向社區精神科危機應變組求救,或打醫管局熱線,甚至送他去急症室求診,可是兒子統統拒絕,並大發脾氣,令他們不知所措。他們希望兒子可以見私家精神科專科醫生,看看情況究竟怎樣。

很多時早期的思覺失調或嚴重抑鬱情況,都會出現急性精神狀況,包括幻聽及妄想等。由於病人當時缺乏病悉感,很多時都會拒絕接受治療,其時卻可以受病徵影響,引致各類高危行為,如自殘及自殺等,這次屬很多雷同個案之一。其實這類疾病的治療成功率,起碼都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眼見他們可以治癒的機會慢慢溜走,最後更發生最壞的情況,生命受到威脅,作為精神科醫生心裏覺得戚戚然,很是難過!工作上的遺憾推動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加強公眾教育,把精神病去污名化,並讓公眾明白及早介入及治療的重要性。

陳國齡醫生 │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