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都從父母口中聽過這句俗語:「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即使職業騙徒也會教導自己的孩子便宜莫貪。雖然我們會向兒女灌輸不可貪財的信息,自己卻常常有意或無意中讓貪念在內心生根,特別生活於這個物欲主義的社會中,管理自己的財富顯得越來越重要。縱然我們明白「理財卻莫貪財」,但兩者在心態上只是一線之隔。
人類自從懂得投資賺錢後,便不斷構想出千奇百怪的投資工具或形式,特別踏進虛擬網絡年代更甚,由當初「貪」財演變至「騙」財,不惜出賣人格,信用破產,正好反映人性墮落。由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至2023年今天的JPEX事件,核心原因同樣都是世人過分貪婪開始,此種風氣極度破壞下一代的純潔心靈,人際間的互信關係,更糟的是令他們不能正正直直地看待金錢。
古人說得好:「貪財是萬惡之根」。究竟我們該如何教導下一代不貪財以至不騙財,不輕易為錢財所動?除了讓孩子認識貪財者最終面對悲劇收場外,其實秘訣在於以下三個理財基本功:
一、恆切地儲蓄
一有錢就儲蓄。只有那些養成儲蓄習慣的人,有歷練有能耐,凡事憑一己之力解決,就不容易受物欲世界所引誘。以下提供兩個能夠做到儲蓄的要訣:
- 不使未來錢:假如孩子從小便有儲蓄習慣,懂得為自己的目標努力積攢金錢,永遠從心目中的計劃開始去做儲備,便不會輕易先使未來錢。先使未來錢的原因,往往因為有購物的衝動,卻沒有儲錢習慣,不能靠儲蓄去達成所致。一個能養成恆定儲蓄習慣的人,購物或消費永遠早有計劃,因此較少機會要借貸,甚至墮入金錢騙局內。
- 用所當用:假如一個人沒有太多物質的訴求,明白用所當用,亦即知足的道理,便較少會有衝動先使未來錢。正如我常教導女兒,人生其實只需要四雙鞋子,假如父母能從小為孩子訂立一個知足的標準,孩子便不會對物質有過多無謂的追求。儲蓄期其實就是一個冷靜期,讓我們在冷靜期中想清楚,想買的東西是否真正用所當用?三思而後行下,人會較為容易作出理性思考,加上知足的心態驅使,便能讓孩子減少衝動消費。
二、智慧地用錢
負債比還債來得容易麼?今天很多人造成財務壓力的主因,不是他們賺得不夠,而是在於用錢不當所致。在這個物質世界裏,目標實在太多了,若果習慣量入為出,先做好用錢預算,不賴以負債的方式生活,生活自然安心快樂了。
三、要誠實地賺錢
孩子長大後便應投入工作,俗語有云:「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假如孩子不務正業,經常依靠炒作或貪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去賺錢的話,最終只會禍及一生。因此,實幹地去賺錢才是最穩健的方法,同時也不會失去人生中其他重要的品格素質,例如勤奮及正直等。為人父母者,除了應做個好榜樣外,也要好好叮囑孩子別要羨慕別人賺到不勞而獲的快錢,亦毋需背起難以承擔的風險,甚至賠上沉重的代價,讓人生光明快樂!
撰文:財商教育學院校長關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