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位新病人來看病,細談之下發現他們原來是一對二十多歲的年輕教師情侶,青梅竹馬已認識,一同成長。男的大學本來修讀金融,女的一心讀師範教書。他們在二零二一年才大學畢業,當時有感金融業將會走下坡,女的便勸男友跟她修讀教育文憑,一同做老師,就是這樣,男的轉換了跑道,成為了數學科老師。

不得不讚歎這對年輕情侶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能力,其實各位家長在子女揀科時,都要有這種彈性心態和全面裝備好自己的能力。社會轉變太快,今天前景好的科目,到畢業時可能已不吃香,能隨時轉變跑道也是一種實力的表現。這對教師情侶可謂在風眼當中見到社會的真正面貌。

他們入職成為教師時,剛好接手了疫情後升中的一班學生,這群學生連很簡單的英文生字都不會串,中文重組句子也是災難,數學則更差,一些概念思維上完全脫軌。小朋友過了某個歲數,吸收能力便會下降,這些學生正正因為疫情影響,在最重要的幾年缺乏學術的基礎訓練,以致升中後難以追上進度。作為老師只能盡力亡羊補牢,但其實受影響的又豈止一個級別的學生?教師要面對的還有學童社交情緒問題。

這對教師情侶表示,不少名校生因疫情期間仍有補習,成績良好,卻因為缺乏群體生活,而在社交和情緒管理上出現很多問題,包括道德規範意識薄弱,常常只活在自己的世界。疫後表面上整個社會早已復常,實情是雨過仍未天清,在很多層面上疫情的後遺症現時才浮現。教師及家長仍需對孩子多加留意,不論學術或個人品行,如有甚麼問題,宜盡快補救。

陳潔玲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文憑多個學位,現任職家庭醫生,育有兩名兒子。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