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許多家庭都面臨家中空間不足的問題,部分原因來自給小朋友買太多玩具,在不擅收納的情況下便堆積如山。為了幫助家長尋回家中的玩樂空間,家福會早前推行「玩家 PLA-mily」企劃,幫助了7個參與家庭進行家居收納。日前黃巴士就訪問了家福會高級經理張詠珊女士,和計劃參加者之一Emily,與大家分享參與計劃的心得及成果。
玩具囤積成慣性
參加者Emily與丈夫育有一子,孩子今年五歲。她在訪問中表示,自己是一個對孩子管教自由度頗高的家長,曾制定星星獎勵計劃,只要兒子表現乖巧就會得到星星,累積至十粒便可以買玩具作獎勵。久而久之,家中的玩具越買越多,空間亦相對減少。Emily嘗試過以自己的方法進行收納,但由於玩具數量實在太多,單憑她一人之力難以整理,後來只能到處亂塞。兒子在一片雜亂中難以找到心愛玩具,家中280呎的空間越見陝小,兒子逐漸變得無心玩耍,令Emily十分苦惱。
「玩家 PLA-mily」企劃安排了一名收納師上門為Emily進行整理,按其家居特點設計出合適的整理方案。當天一共從家中清理出6大個紅白藍膠袋,讓Emily也不禁大吃一驚。
母子倆也有共同參與收納過程,在選擇捐贈每一件玩具前Emily都會詢問兒子的意願,誘導他思考「這個玩具是不是比較少玩了」、「當初是否貪新鮮才買」等問題;而性格爽快的兒子也很快地篩選出了一大堆玩具,沒有太多扭捏,使斷捨離更順利地進行。
歷經整整6小時,家中的客廳和房間都有偌大的變化。以下是執屋前後對比的照片:
這些轉變使Emily感到很神奇,興奮地表示「從來沒有見過家裏如此整潔」、「重返新屋入伙的感覺」,整個空間煥然一新後心情很是愉悅。Emily亦對於兒子的轉變感到驚喜,例如現在會主動提出一起收拾玩具,而不像以前只會靠媽媽善後。她更笑言兒子現在已準備好兩樣舊玩具,作為聖誕禮物的交換條件。
以下整合了收納師提出的三個收納小貼士,有同樣煩惱或是對整理家居感到無從入手的家長,不妨參考一下:
買一掉二,三思而行
Emily提及收納師建議她以後買玩具前,立下「買一掉二」的準則。但凡添置了新玩具,便要從家中選出兩樣舊玩具捐贈。這並非意味着可以貪新厭舊,而是要家長和孩子購物前想清楚一些問題,例如:「家中是否有同類物品?」「我有多喜愛這個玩具?10分裏有幾多分?」「新東西是否能取替舊有物件?」等等。這些自我提問能減少購物的衝動之餘,亦能讓小朋友明白要求買新玩具前要三思而後行。
善用透明膠箱
收納師指出可以用透明膠箱放玩具,除了能讓物品一目瞭然外,相比起用櫃子或向上延伸的層架會讓小朋友更容易拿取玩具,免卻爬上爬下、開櫃門等動作,亦不怕有物件突然從櫃頂跌落的風險。
將物品進行分類
進行物品分類是收納中最重要的一環,家長可嘗試將小朋友的玩具分類,例如以喜愛程度或是以種類區分。很多時候都是由家長進行玩具整理,久而久之小朋友就會依賴父母,玩完玩具也不知道該如何收拾。一經分類,小朋友清楚知道每個地方放了甚麼東西,整理便會變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