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屆DSE放榜了,「少了狀元」成為了傳媒報導的焦點。其實狀元多寡並不是重點,大家關注的應該是考生從成功或失敗中得着了甚麼。相信此刻每個考生和其家人的心情都五味紛陳,考得好固然開心,值得恭喜,亦有一時失手的同學正經歷人生低潮。

不知道香港的媒體有沒有做過調查,看看DSE狀元們十年後的變化,仕途真的就一片光明嗎?我曾看過外國跟進狀元的報導,現實是大多數狀元並非如一般人想像中,擁有出色的事業和風光的人生。香港很多狀元喜歡選修醫科,我有個讀醫的世侄女卻表示,她修讀的專科中八人竟走了四人,因為太辛苦捱不住。我的世侄女讀醫時成績並非最標青,卻捱得過修專科這一關。從這些活生生的例子,我們可以見到一個人的仕途和今後人生的方向,並非單靠一時的輝煌來斷定。DSE範圍有限,在這個有限的範圍內做出優秀的考試技巧,成為狀元後,你還需要保持毅力、堅忍、熱誠和努力不懈的追求,才能在各個領域成為一個成功的人,缺乏這樣人生要素,做事可能會半途而廢。希望考得好的各位繼續努力,因為人生不是一場鬥快衝刺的短跑,而是長路漫漫考你耐力的超級馬拉松。

那麼考DSE失手的又該如何自處呢?首先不要灰心,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我讀醫時同輩的醫科生中,現時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發光發亮,甚至成為大國手的一群,當年有不少都經歷過補考甚至留班的低潮。人最重要是能夠面對失敗,舊年代可能真的一試定生死,現代社會機會多的是,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最重要是保持堅毅不屈的精神,勇敢面對和找出自己失敗的原因,積極改善自己的弱點,這才是真正面對失敗。不論今次DSE成績如何,希望各位家長都能無條件支持子女,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跟他說一聲:「謝謝你的努力!」

陳潔玲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文憑多個學位,現任職家庭醫生,育有兩名兒子。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