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長都認同身教十分重要,所以父母在家中憤怒時的所作所為,對子女也是身教的一種。人不是機器,有喜怒哀樂純屬正常現象。故此,我們無須訓練孩子不感到憤怒,也不能訓練孩子憤怒時像電視機轉台一般,可以立即消掉怒氣。換句話說,憤怒是一個過程,孩子能從中學習甚麼是恰當的發洩方法,當然直接觀察父母處理憤怒的方法最為有效。

Source: Pinterest

1. 管理好自己的嘴巴,以免傷害家人或破壞關係

憤怒之下,我們可能會對伴侶說:「離婚啦!」或者對孩子說:「我要送你去保良局!」、「你好乞人憎!」及「為甚麼你總要人罵才安樂呢?」以上所有說話都會破壞關係,或傷害到對方的要害。更可惜的是,以上都不是發自內心的說話,卻會對對方內心造成深遠的影響。所以,當我在怒氣之下無法控制說話的內容、聲調和用詞,我會盡量閉口。和伴侶吵架時,我們也可說:「我很生氣,需要獨自冷靜一下!」盡快離開現場,避免說出無法收回的晦氣說話;孩子犯錯時,我們也可以說:「爸爸/媽媽十分憤怒,一小時後再告訴你有甚麼後果或懲罰!」

2. 別在氣頭上對子女動手

除了不應在生氣時對孩子「口沒遮攔」,專家也不提倡父母在憤怒之下動手或體罰孩子,或如果對方不聽你話便打他。生氣時打子女,大部分都變成了發洩,很少能達到教育用途。希望孩子明白,不是惡到別人怕才厲害,憤怒時懂得暫停才是厲害的表現。

Source: Pinterest

3. 以身作則,別破壞東西來發洩情緒

父母亦應避免在生氣時丟東西、破壞子女的玩具或打牆等。你不希望孩子生氣時做的事,便不要在他面前做。家長可離開對方的視線範圍,畢竟望着令你憤怒的人,會較難冷靜下來。若情況許可,找一個傾訴對象,把心中的憤怒、委屈和任何難聽的說話發洩出來。憤怒下少說話,便少後悔,也減少對彼此的傷害!的確不容易,但為了子女,相信父母也會用心去學。

Source: Pinterest

周婉芬博士,樂苗坊總監、註冊心理學家、遊戲治療師及香港大學社工系輔導碩士課程榮譽副教授。擁有豐富心理服務經驗,致力推廣家長教育,以助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更有過千次家長講座、教師培訓及其他專業培訓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