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孩子的自我意識會從一至三歲開始逐漸形成,到三歲左右,他們便會開始從外貌、性格及人際關係方面認識自己,亦會根據父母的稱讚與批評定義自己。這時候,他們會有意無意地透過與他人比較來確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當發現自己比別人優秀,就會自然地產生愉悅的情緒。由六歲開始,小朋友開始會對棋類或桌遊等規則性遊戲感興趣,勝負欲亦隨之變得明顯。

專家指出,好勝心較強的小朋友可分為兩類:資優與非資優兒童。第一類小朋友的智商比同班同學高,學習能力也會相對較突出,但卻會因此比較容易產生情緒及社交問題。例如,當課本上的內容不再具挑戰性,他們便容易因為上課不專心而被老師責罵。

此外,資優孩子自我要求較高,有機會因為完美主義的性格而為自己增加壓力與挫敗感。他們不只對自己要求高,對其他人也是如此,容易讓朋輩感到壓力。家長應多教導資優兒童溝通及社交技巧,讓他們理解其他人的感受。對於第二類的非資優兒童,好勝的性格或許能達到正面的影響,讓他們更有主見、好奇心及領導才能。家長應該給予適當輔導,設立短期目標,循序漸進,教導孩子調整心態。

減少壓力源頭

面對充滿好勝心的孩子,家長可引導他們訂立合理可行的目標,以免子女因把目標設得過高而產生不必要的壓力與挫敗感。而且,不少父母都會讓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參與各式各樣的比賽。適當的競爭無疑對孩子的發展有莫大的好處,但家長對比賽結果的期望和反應可能會為子女造成無形的壓力。專家表示,父母切忌在孩子面前說出希望小朋友贏之類的說話。比起比賽成績,我們應更注重小朋友為了比賽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比賽的過程,避免子女的好勝心演變成不健康的「輸不起」心態。

將輸贏淡化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多與孩子玩有競爭或角色扮演元素的遊戲,並刻意製造有輸有贏的結果。小朋友勝出時,家長可多稱讚他們的遊戲策略或技術,並在他們輸掉遊戲時積極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從而淡化輸贏的結果,令他們明白遊戲的過程更為重要。有時候,孩子未必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家長須主動與他們一起進行反思和檢討,協助他們平復心情,正面面對挫折。當子女不再對輸贏感到失望,他們便不再過分好勝。